(美国的Acela高铁)美国没有真正的高铁。不能说美国永远不会有高铁,因为在高铁成本更低的情况下,美国有可能建设高铁。但是美国目前是不可能建高铁的,因为高铁对美国人来说可能是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简单来说,拥有高铁可以让美国人出行更顺畅,但没有高铁也可以生活。

美国为什么没有高铁?

从政治的角度上看,拖慢美国高铁建设进程有两个因素:一,地方政治:在美国,高铁能不能修得取决于该线路上每个地方的州议会立法进程,要与利益团体和当地居民进行商榷,这本身就很耗时间。在这样的联邦主义下,从达成共识开始设计,到最后修成完工往往要花多于其他国家几倍的时间,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高铁列车的国家之一(Metroliner从1969年开始运营),但却没能及时扩张。

相比之下,别的国家能在十几年内建成两万五千多公里的高铁网就显得很高效,二,美国人对“私有财产”极强的保护欲以及不断攀升的地价:在美国,高铁公司想要获得线路上的土地并没有那么容易,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只占全国的28%,且分布非常不均匀(见下图)。而且这些联邦土地绝大部分也并不适合造铁路,州政府拥有的土地亦然。

理想的高铁线路或许会经过许多私人领地,这就加大了建设的成本及难度,相比一些土地国有化的国家可以高效地集中规划,美国修建高铁需要在线路设计、产权问题以及土地成本上进行平衡。再来看经济上的考量:首先,在美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小于亚洲国家,比如,美国第四大都市圈达拉斯,平均每平方公里245人,而我国河北省,将城市与农村包括在内,平均人口密度排不上全国前五,也已经有将近400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越小,修高铁就越不划算,二,美国的城镇发展模式与亚洲或欧洲国家不同。在美国,在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城里许多人都向外迁居,在城市周围形成了低密度、沿着单一道路独屋成户、依赖小汽车的社区,称之为“SuburbanSprawl”(也叫“摊大饼”),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在哪里建站都很难照顾到大部分人,而且大家出站以后还得坐一段时间车才能回到家,毕竟美国城郊的公共交通(比如地铁或是巴士)并不是很发达。

而欧洲和亚洲在汽车出现之前早已开始了城镇发展,当时人们以步行为主,商户与居民区都相对密集,三,美国人非常爱车,已经形成一种“车文化”。这跟上一条里的城市蔓延现象息息相关,不仅有车家庭非常普遍,而且很多州十五六岁的孩子就可以开车上路了。周末一家人开车“RoadTrip”也是常见的娱乐方式,四,亚洲和欧洲的铁路系统大多是网状,而美国的铁路系统则更多是“点对点”的形式。

越是像网状的铁路系统,线路选择更多元、灵活,使用率就越高,回本的速度就越快,而美国本身人口密度低,并没有动力去在低密度的地方建线路。比如,从盐湖城到俄克拉荷马城,没有直线的铁路,这种情况下私家车就显得更自由更方便,铁路就不会是最优选择,不过,虽然效率低,进程慢,美国高铁建设仍在进行。从下图可以看到,到2030年,美国计划修成总里程长约两万七千公里的高铁,

不过,这也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高铁建设。到2025年,我们的高铁网总里程可能会突破三万八了,参考:http://www.ushsr.com/ushsrmap.htmlhttps://www.forbes.com/sites/quora/2017/03/11/why-doesnt-the-united-states-have-high-speed-bullet-trains-like-europe-and-asia/#4f24712dc080。

为什么国外的高铁发展不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相信很多人也有这个疑问。那么为什么高铁最早出现的西方国家没有大力发展高铁呢?首先是技术,我们的技术来自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所以国外发达国家不存在什么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众所周知,高铁是一个烧钱的项目,甚至投入的钱很多年都赚不回来。我们在国家的支持下集中力量办大事。


文章TAG:国外为什么没有高铁  高铁  国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