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的、大众的、广义的、独立的传播媒体。现在做自媒体的人很多,很多人都在跟风。想想自己在做的自媒体,有很多成功的自媒体案例,极大的鼓励了有志向的人参与进来,尤其是自媒体视频。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第一,如题主所说,自媒体起家的大多跟风。曾经,靠自媒体赚钱的文章很吸引人,人人都可以轻松靠自媒体赚钱的想法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做自媒体人的时尚就像“流感”一样,感染了很多获利的人。

一加在数学上等于二,如果等于三,就要求论证。五十年代,一加一等于十一。我知道9个孩子姐妹加上父母是11个。在八十年代,它是三。现在放开了,可以是四个。有人说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孩子等于三。玩得开心。真要考的话,小学,中学,大学谁敢答题,等于三。何必呢?是僵硬。

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三?

一加一在数学上等于二,如果说等于三求论证?有的人说一男一女生一个孩等于三,逗乐子吧,真要考试,无论小,中,大学谁敢答题等于三?五十年代一加一等十一,我知道的子妹九个加上爹妈等于十一,八十年代等于三,现在放开了,可以等于四了。严谨的数学容不得玩笑,天上的卫星的数学理论都是小数点后近百位数计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数学计算达到小数点后百位数,抽调全国精英级珠算高手三百余人算了二整月才算出的精确数字才得以成功爆炸了原子弹。

为什么需要证明1 1=2?

数学上的1 1问题和1 1=2都是什么?又是怎么证明的?这两个完全不是一回事,千万别搞混了!网上以讹传讹,居然有人说1 1=2根本证明不了,最牛的陈景润也只证明了1 2=3,太离谱了!先来说说1 1问题,这不是个算式,是对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简称。猜想是哥德巴赫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提出来的,被欧拉总结为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这个描述起来很简单,学过素数也叫质数概念的人都知道的猜想至今未被证明,到是有个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自然数公理体系中,存在不可被证明的真命题劝告人们死了心吧!虽然只是一个关于自然数的猜想,但想证明却要用到非常多的数学知识。不夸张的说,大学本科毕业对这个题目仍然属于根本没思路的状态。不但一般人么思路,数学家也是到了二十世纪才开始找到思路。

其中涉及1 1名称由来的思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这也是成果最多的思路。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9。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7。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6。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7, 4 9, 3 15和2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5。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4。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4。稍后证明了 3 3和2 3。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4。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2 。陈景润先生的成果被称为陈式定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除此之外还有例外偶数集合这个证明思路,就是我证明了不符合哥德巴赫猜想的偶数一个没有,不也行么。这个也没完全证明,只证明了在数字无穷大的状况下,这种偶数数量少到它和数轴上自然数数量的比例趋近于零。

有点绕,可以简单地认为证明不符合哥德巴赫猜想的偶数贼少,但没证明一个没有。华罗庚先生在1937年作出了这样的证明。还有小变量的三素数定理和几乎哥德巴赫问题这是个神奇的想法,数学成就也很大两个思路。不多说了,因为我也说不明白。反正结果是到今天都还没有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没有证明这个1 1问题。

先说1 1=2。这不是缩写,是小学一年级的公式。但是,但是,这也是一个需要证明的问题。数学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都是基于基本的公理和定义,其余的定理和公式都是从这些公理和定义推导出来的。1 = 2,既不是自然数公理,也不是定义,需要证明。所谓自然数就是自然数。在人类的原始状态下,我们会掰着手指数。为什么要用公理来定义呢?这涉及到数学的严谨逻辑,我们也要把它们和其他数字区分开来。

你好,我的朋友!作为一个自媒体4个多月的新人,说说我的看法。为什么说自媒体是行业风口?1.准入门槛极低。投资少,不需要专业设备,甚至不需要电脑。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机,你就可以从事自媒体创作。特别是对于文章、微头条、问答等。,入门门槛很低,一次性投入可以很少(当然你得结合自己的账户定位)。很多创业“老鸟”都在鼓吹“轻投资创业”、“轻资产创业”。我觉得自媒体就是最好的典型代表之一。


文章TAG:为什么叫自媒体  媒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