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可以做哪些东西?

感谢邀请。玉米又名棒子、玉蜀黍、苞谷、苞米、珍珠米等,起源于美洲大陆,原产地在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一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后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被带到了世界各地,16世纪明朝时期,玉米传入我国,并逐渐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等,据介绍,目前在美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可达到300多个类别,而我国目前能够开发利用的只有100多个门类。

在常见的玉米深加工产品中,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数千个品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目前我国主要玉米深加工产品集中在燃料乙醇、淀粉及化工醇等相关领域。

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果葡糖浆(玉米淀粉糖类产品),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其甜度接近于同浓度的蔗糖,风味与口感则要优于蔗糖,具有冷甜特性,溶解度高、抗龋齿性、控制结晶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饮料、乳制品烘焙、水果罐头、果冻、冰淇淋、蜜饯果酱等行业。玉米化工醇的地位相当于石油化工中的乙烯。有了玉米化工醇,就能衍生出石油化工醇所能生产的一切产品,比如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特种树脂、聚氨酯,几乎无所不能。

玉米化工醇与石油化工醇具有同样的分子式,同样的用途,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原料不同。此外,玉米燃料乙醇的技术突破也进一步拓展了玉米与能源之间的关联。目前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推广乙醇汽油,在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玉米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的属性更加突出,其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将非常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十五部门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在当前玉米去库存和环保压力下,发展燃料乙醇一方面有助于解决环保和能源的可持续性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当前农产品阶段性供应过剩的问题。

另一个被消费者熟知的玉米下游产品则是玉米油。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提炼出来的一种食用植物油,玉米油中含有的谷固醇,具有抑制胆固醇增加,减轻动脉硬化,治疗冠心病,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油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在“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期间,小编一共随队参观了山东三星集团、山东西王集团和香驰控股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其中西王集团被称为中国糖都,中国玉米油城,是全球最大的注射用葡萄糖生产基地,亚洲最大淀粉糖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基地;三星集团则是玉米油产业研发基地和玉米油系列国家标准制修订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香驰控股为全国果葡糖浆研究检测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指定出口可乐公司果糖原料的A级供应商。

玉米什么样的表现才能确定为旱?

玉米具有香甜可口的味道,而玉米的秸秆可以用于土地肥料以及能源产业。敏儿说说,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什么样的表现确定为干旱以及我们需要采取的解决措施。玉米干旱症状 玉米幼株的上部叶片卷起,并呈暗色。成株在氮肥充足情况下也表现为矮化、细弱,叶丛变为黄绿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随后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

总的来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时期发生缺水情况,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出现。敏儿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苗期,若苗期的田地比较干旱的话,玉米苗的生长会非常缓慢,并且长势不高。第二个是大喇叭口期的时候,干旱也会引起玉米对肥料吸收不佳,那么这就会影响到玉米的最终产量。第三个时期是授粉期,这个时候一旦出现干旱情况,可能会出现玉米空棒的现象。

第四个时期就是灌浆期。这个时候,如果田地是非常干旱的状态,生长出来的玉米粒就容易变得不饱满,而且排列不紧密。那么对于这些问题,农户究竟应该如何是好呢?在这里,我也建议大家采取四种措施:第一种是灌溉浇水,这也是大家想到的第一种办法。周边如果有井水、河水,灌溉就会容易实施。第二种是在第一种没有办法实现的情况下考虑的,就是通过喷雾器对根部喷施一定水分,来缓解干旱的问题。

但是这种做法对于农业种植大户就不太适合,田地过大会使人工费过高,不划算。第三种,就是在授粉期的时候,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第四种选择优质抗旱品种,个人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抗旱性强的品种比较不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综述以上四个时期,无论哪种时期发生干旱情况,都会对玉米的产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斤玉米为何换不到一斤煤,农民应该怎样取暖?

感谢邀请!@乡村萤火虫为你解答。生活有难,措不及防的农民之难有可能就是一到冬天的取暖。题主问:一斤玉米为何换不到一斤煤,农民应该怎么取暖?粮食贱,不值钱。煤紧张,煤长钱。一斤玉米自然也就换不到一斤煤。要问农民怎么取暖?简单直接的两个字就是花钱!三个字就是多花钱!四个字就是挣钱花钱!五个字就是多挣多花钱……这几年,因为我们当地进行了煤改气,本身对取暖燃煤价格的关注少了,所以对其价格的升升降降也不太敏感了。

接到邀请,赶紧上网查了一下。不查不要紧,一查还真是被吓了一跳。好家伙!敢情这煤价少的已经是1110元一吨,多一点的长到了一吨1800——2000元,更多的可能是2500元左右。有说法是,洁净煤已经长到了一吨3000多元。乖乖!这价格看起来还真是一斤玉米换不来一斤煤钱。看起来这个马上要来的冬天,农民想靠烧煤取暖,还真是较劲如闯关一般。

如果是想不到什么办法多挣钱,不能说不感觉吃力或多或少地有点犯难。从最近一个多月的情况看,我国南北两地的天气都显得比较异常。前期多雨多到了出人意料的北方多地受10月14日到17日自西向东的寒潮影响,先后刮起了4——6级偏北风,一般降温6——7℃,不少地方剧烈降温12——16℃。相对偏冷,已是近期北方多地气温表现上的常态。

而早前受高温炙烤的南方,近日也有冷空气和雨水影响,并因此致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多地气温比常年偏低了4℃,最低气温仅有10℃左右,湿冷难挨。有监测显示,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9省市,呈现的低温与前期的高温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夏冬急转。看意思,今年北方多地的农民也有必要提前取暖,南方的农民想要克服难挨的湿冷,要么使用空调、电暖气、电热扇等,要么就得设法搞点柴,靠烧柴去办。

农村农民取暖,除了煤改气、煤改电的之外,大多都是各家各户自己整个土暖气炉子,烧煤或烧柴。又不属于集体供暖,办法也是靠自己去想。没钱也装不上哪炉子,没钱也买不到燃煤,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煤改气和煤改电,用气、用电也得自己掏钱。既然一斤玉米换不到一斤煤钱,想解决自家的取暖问题,对农民来说,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忙着或忙完秋收、秋种的同时和完后,赶紧找活打工,挣点煤钱!要不然,还能怎么办?总不能伸手向天,等人施舍吧?。

山东某企业将一吨两千元玉米可转化为半吨果糖卖到4000元,深加工利润这么高吗?

记得以前还有一个提问,问的是“三斤花生差不多才能出一斤花生油,六斤大豆才能出一斤大豆油,食用油的利润从哪里来?”其实这两个问题问的是同一个事情:那就是农产品加工都包含哪些利润哪些成本。在上一个问题,每日粮油已经说过,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中会有人工、场地、电费、税费,但同样在生产过程中出了食用油外,还有油粕产品,所以,企业是可以平衡利润的。

那么对于玉米深加工而言,并不仅仅是弄两吨玉米手一搓,就变成了果糖。所以,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玉米变果糖需要一个加工过程。这个加工过程就包括场地费、人工费、电费、税费等,综合起来,整个加工成本约占果糖成本的20%左右,另有80%才是玉米原料。按照现在东北地区1800元的玉米原料成本计算,最终生产出的淀粉糖要卖到2400元,果糖则需要卖到接近4000元左右企业才有利润。

最后,我们看这个问题本身。问题问的是“一吨两千元玉米可转化为半吨果糖卖到四千元”,不知道出题人的数学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产品的价格并不等于利润!而对于果糖来讲,最终生产的果糖能不能变成利润,最终还要看能不能卖出去。目前果糖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领域是饮料市场,其他地方用果糖的还不多。而且,从果糖和白糖的替代关系来看,当白糖价格和果糖价格价差在1000元左右时,他们之间的替代关系并不明显,只有当果糖价格低于白糖价格达到1000元以上时,才会有更多的领域选用果糖替代白糖。


文章TAG:大刍草如何变成玉米  玉米如何变成能源  大刍草  如何  变成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