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如何选妃?

以明代为例,后妃的来源大约有三种:功臣勋戚之女,朝鲜贡女,采选的民间女子。根据《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七年(1394),太祖首次颁布甄选民间女子以备皇家选婚的敕谕:上以皇孙及诸王世子、郡王年渐长未婚,敕礼部于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陕西,凡职官及军民家,或前朝故官家女,年十四以上十七以下,有容德,无疾而家法良者,令有司礼遣之,俾其父母亲送至京,选立为妃。

其不中选者,赐道里费,遣还。有司用是扰民者,罪之。上图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永乐时期,成祖曾四次为皇子、皇孙、诸王并世子选婚,皆是谕命礼部自地方或在京官员、军民及前朝故官之家选择符合要求的适龄女子婚配。由此,皇家选婚自民间访求,当成为定制。正如明人王世贞所言:“国朝自成祖而后,后妃不选公侯家。”上图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徐达长女选妃的范围、要求、方法和结果在民间选妃,范围和要求也会有所变化,比如正统六年(1441)为英宗选后,划定的范围最广,采选地包括北京、北直隶、南京、凤阳、淮安、徐州、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

万历五年(1577)神宗选后妃时,南方仅南京一地,万历九年(1581)选九嫔时,规定范围只在北京、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上图明英宗孝庄睿皇后钱氏明代历次后妃的采选对于女子容貌亦有明确规定,常用的字眼多为“容止端正”、“容貌端洁”、“容貌端庄”、“容仪端淑”。对于身体状况的要求,最重要的自然是“无疾”,但这似乎又过于笼统。

其实在具体遴选过程中,会对女子相貌体态的诸多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记录。《宛署杂记》记载,万历五年(1577)为神宗选婚时,女子的容貌体态方面需要查验“相貌眉目、耳鼻、齿牙、发鬓、身体”。正统六年(1441),为英宗选婚时,太皇太后亦有《遣中官选婚内谕》,对采选女子的选“美”标准做了具体规定,要求“人物丰伟,头面端方,眉目清秀,耳鼻周正,牙齿齐整,发鬓明润,身无疤废”。

可见后妃的选“美”标准中,容颜之美,不在于多么艳丽迷人,端庄、清秀、明朗、淡雅反倒更得青睐。 上图明孝宗孝康敬皇后张氏关于体态的检查,署名纪昀所著《明懿安皇后外传》无疑是记载得尤为详细的,过程如下:天子分遣内监选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循视之,曰:某稍长、某稍短、某稍瘦、某稍肥,皆扶出之,凡遣归者千人。

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胫、肩、背,有一不合法相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窜、稍浊、稍吃者皆去之,去者复二千人。明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量毕复使周行数十步,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去者复千人,其留者亦仅千人,皆召入宫,备宫人之选。

复日,分遣宫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于是入选者仅得三百人,皆得为宫人之长矣。在宫中-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于是入选者仅五十人,皆得为妃嫔矣……从以上描述看,对采选而来的女子进行筛选时,从头到脚各个部位乃至私密之处皆要进行极为细致的查验,声音、体味、仪态、性情皆不遗漏,稍不达要求,便淘汰。

在检选时一般还会事先找来稳婆参与采选,尤其是对女子身体的检验,查看身体是否有缺陷,以及是否为处子之身。经过上述的严格筛选,妃嫔人选可定。接下来,要从这无十人中再选拔三位最优者,从中确定皇后,此处由太妃负责,“与之款语,得三人为最上乘”。然后,再派遣宫人于密室中对三人再行复查,最终确定皇后人选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懿安皇后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传中是这样描述的:厥体欣秀而丰整,面如观音,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发如春云,眼同秋水,口如朱樱,鼻若悬胆,皓齿细洁,上下三十有八。

古代皇帝选嫔妃有哪些标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这种君权神授的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皇帝的女人也是后宫佳丽三千,俗话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妃子称之为极品佳丽确实不为过,那么皇帝甄选嫔妃有什么标准呢?一、必须出身高贵。皇帝作为九五至尊,所以作为皇帝的女人也必须是出身高贵才行,所以甄选嫔妃的标准第一关就把出身平民或者出身较为低下的人家排除,只从王公贵族或者皇亲外戚家族甄选,试想如果皇帝娶了朝中大臣或者皇亲家族的女子则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统治,皇位也有很多人支持。

二、身体健康,无各种疾病。第一关甄选通过后,第二关就由宫女或者太监亲自验证查看参选的女子是否有如皮肤病、妇科病等疾病,一经发现有其中一项疾病,则立马淘汰,十分严格,再者还得查验是否是处女,因为古代尤其是皇家是非常注重血统的,一经发现非处女之身,则立马遣送回去。三、颜值高,身材好。从古至今,人皆有爱美之心,作为皇帝的女人更是要生的一幅好皮囊,如果长的不漂亮,即使家境再好也难以选上,因为皇帝不会喜欢,不仅如此还要身材好,因为皇帝的女人其实也是个形象代表,如果一个又矮又丑的女人和皇帝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会有损国家颜面。

四、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必不可少。虽说选妃注重的是出身以及容貌,但是多才多艺的女人在皇帝的眼中同样是个很大的亮点,因为在皇帝的眼中,漂亮女人实在太多了,如果一个女人能靠内在因素如多才多艺和知书达礼吸引皇帝,那更加是个亮点加分项,所以,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同样必不可少。结论总的来说,古代皇帝选妃的标准非常之高,作为帝王的女人,将来有可能母仪天下成为皇后,条件苛刻似乎也不为过,因为这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时期,有一项制度充分展现了皇权社会的愚昧和残酷,那就是人殉制度。人殉有主动殉葬、被迫殉葬和诱人殉葬等等。当然,不管殉葬的人是否愿意,都必须交出自己的性命甚至惨死。在现代考古中也有发现,古代身份高的人物墓穴中有人骨,而胳膊的姿势却是像被反缚着双手而亡,由此说明殉葬制度的非人性化。殉葬陶俑大家都知道始皇帝有壮观的兵马俑作为陪葬品,然而除此之外,其子公子高却是因为主动为父殉葬而史书有名。

据记载公子高为人宽厚仁实,在他知道兄长扶苏及其家人被害的消息之后,也明白灭家之祸终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主动向胡亥提出为父殉葬以保护家人性命,最终胡亥也如其所愿了,不过秦始皇的其他儿子却被胡亥和赵高所害。虽说公子高是主动殉葬,但本质上也属于历史潮流中的无奈之举,只能用一人之命换取全家平安。历来为帝王殉葬者,妃嫔是重要的一环,不过试问哪个妃子愿意在自己青春大好年华里去陪葬呢?这时就有一个问题了:妃嫔不愿意该如何处置。

拿清朝举例,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死后,被四大贝勒宣读遗旨使其殉死,被迫无奈下,阿巴亥自缢而去,有一种说法是被弓弦勒死,终年37岁。因此无论在生前多受宠,只要让你殉葬,你只有死路一条。被殉葬的阿巴亥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也曾有体现,在处置陷害甄嬛的余莺儿时,安陵容暗示苏培盛“昔日下令殉葬的嫔妃不肯就死,该当如何?”最终小厦子以弓弦将余莺儿勒杀,死状凄惨。

当然后妃殉葬留下性命的也有反例,这就不得不说一下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了,著名的“断腕太后”,在利用殉葬之际打击异己时,被人反问“与先帝亲近者,莫若太后。太后先殉葬,我才能追随。”令人想不到的是述律平当机立断,砍下自己的右腕,惊讶了众人,不愧是辽太祖的皇后。耶律阿保机历史上大规模的诱人殉葬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吴王阖闾为了让爱女路上不孤单,用舞鹤队吸引围观百姓走进墓道,然后立刻命人关闭石门,百姓与白鹤一起成为了殉葬品,此举引得国人对其愤恨无比。

从现代角度看,这是用强权剥夺人的生命,帝王大多数讲究爱民如子,殉葬却体现了历史的阴暗糟粕,那经常提起的“爱民如子”是否也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呢?值得我们深思。在昏庸的帝王眼里,在这没有人性的制度上,百姓只不过是封建时期的牺牲品。其实早在商朝,活人殉葬就已经有所发展了,到唐宋时期有缓解,然而在元明时期又反复出现。

中国古代的嫔妃等级制度是怎样的?

历代的妃嫔名号先后出现过千余种。根据名号的不同,妃嫔被区分成若干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经济、礼仪等方面的待遇,在后宫的居处地也有区别。各朝代的后妃制度总体上变化不大,只是在皇后以下分等的层级数、妾的称号上略有不同。夏殷以前,后妃制度比较简略,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黄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为次妃。

自夏朝始,身份有别的后妃嫡庶制度也随之建立。商朝,有时有并后(同时有两个王后)的情况。《礼记.昏义》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后妃制度。从西周至战国,出现后、妃、夫人、嫔、世妇、女御、姬、七子、八子、女史等后宫名号。中国后妃的体制发始于周,形成于秦,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历代多有增损,但大体仍不离周制。

秦朝宫制在秦惠文王时定宫制:王后、夫人、美人(爵视二千石,比少上造)、良人、八子(爵视千石,比中更)、七子、长使、少使。秦始皇始建皇帝、皇后称号,规定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之后 皇后以下定制十四等: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这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王莽时,托古改制:和嫔、美御、和人三人,位视公(即三夫人);嫔人九,视卿(应是九嫔);美人二十七,视大夫(相当二十七世妇);御人八十一,视元士(即八十一御妻)。凡百二十人(不含后),与古制同。东汉初期,光武帝推行俭朴、并省,对嫔妃员数和等级并省。六宫称号除皇后外,只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四等。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西晋时,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九嫔以下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南北朝时皆承晋制,但名称略有变更。隋朝初时,后宫位号非常简单:皇后一人;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御女,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参循汉、晋旧制,设置六尚、六司、六典等女官职,以掌后宫典仪。文帝改为:贵人,三位;嫔,增至九人;世妇,增至二十七人;御女,增至八十一人。

隋炀帝时,参阅古典,自制嘉名以充实后宫:皇后一人;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婕妤,十二员,品正第三;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品正第四;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另有承衣刀人,皆随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朝时,开国时参考前朝设立:皇后一人;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唐高宗时改制为:皇后一人,赞德二人,宣仪四人,承闺五人,承旨五人,卫仙六人,供奉八人,侍栉二十人。

唐玄宗年间改为:皇后一人;惠妃、丽妃、华妃、贵妃,各一人,正一品;六仪(波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为正二品;美人,四人;才人,七人;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宋朝时,沿唐制,设四妃、九嫔等。真宗、仁宗时定宫制为:皇后一人,四妃(贵妃、惠妃、丽妃、华妃)、九嫔(太仪、贵仪、妃仪、淑仪、婉仪、顺仪、顺容、淑容、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婕妤、美人、才人。

金朝时,后宫制:皇后一人;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二十七世妇(婕妤,九员、正三品;美人,九员、正四品;才人,九员、正五品),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员、正六品;御女,二十七员、正七品;采女,二十七员、正八品)。元朝时,后宫位号简单朴素,只设皇后、妃、嫔三等,人数不定。

依蒙古民族的特殊性把皇后称为“可敦”。虽然位号很少,但后宫保留了“斡耳垛”宫帐制,以此区分后妃的地位。每个宫帐设有皇后一人,下有若干嫔妃。明朝时,后宫位号较为散乱随意,大体上并无严密的等级分别,有着很大的弹性。以皇后为最高,次为贵妃。皇妃位号除贵妃外,亦以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等为众妃位号。

嘉靖时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众皇妃之下。明朝一代,还出现过端妃、恭妃、慧妃、裕妃、成妃、昭妃、宁嫔等位号,以及婕妤、昭仪、贵人、才人、美人、选侍、淑女、答应等位号杂置期间。清初,宫闱之中没有位号,仅是循用俗称“福晋”,即元代“可敦”的转音。康熙年间,后宫典制才趋于完善,依照满族习俗,制定了后宫制度。

为何大明王朝三百年间从未有过后宫乱政?怎么评价大明历代皇后多是贤明之辈这件事?

朱元璋在洪武初年,逐步完善极严格的订法,其中参唐,宋等对后宫的先進法条外,对不足和易使后宫生乱方面,参照各前朝生乱原由,做了空前的严格规定,并写进"皇明祖训",让后代必尊照执行,不得违改,这是后耒后宫不乱的关键。后宫的规定中,有如下方面:一,阐明夫妻之道,互相监督,互行职责,其妻(皇后)严守妇道,只管后宮,不能干外事。

(不能干政)二,皇后,嫔妃,只能伺候皇帝,生育后代,权,行止于后宫,不得与朝臣,外事,朝政询问,有染。严禁干予朝政。三,朝上大臣官僚,不得向皇帝献妃女,其宫女,嫔妃,只能用选秀女方式,在平民和底层官员之女中层层公平择选。还树立典范,以规范学習。四,制定宫中管理等级森严,要各代皇帝恩宠有度,严格执行。此以后各代明皇,均照此遵守,所以未出后宫之乱。


文章TAG:古代帝王选妃异常苛刻  如何评价中国历代帝王选妃制度  古代  帝王  选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