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清晰企业内部的权责界定?

16.怎样清晰企业内部的权责界定?A 、请问,我们平时生活所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什么意思?是先有萝卜、还是先有坑呢?肯定是先有了坑,然后种上种子,才会长出萝卜吧。一样的道理,企业里肯定是先有职位,再有职位上的这个人,然后需要这个人去执行这个职位的“权责利”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既然先有职位,那我们肯定是需要时才设立的,在设立这个职位之前,我们先要把这个职位的责权利设定出来,一旦人到位了,是不是这个岗位的责权就比较清晰了呢?很多企业一般都是一直一味的招人,从来就没有明细的“组织机构”规划。

一旦人到位了,就是“你先干着吧”,这个人到位之后,根本就不清晰自己的职责范畴,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的权责不清晰。B 、我们一般说企业内部就两件事:“管理、经营”,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就是责权利、企业的经营就是量本利,无非就这两条主线。那么既然责权利中有三个词同时存在,那么请问你的企业里是否把这三个维度全部都能划分清晰呢?很多企业的一些岗位权责不清,表面上是权责不分,实际上内核里却是“利”的划分不清晰,从而导致员工遇到问题推诿扯皮,展现在表面的就是权责不清楚了。

C 、我们相信不相信一句话:“看得见的永远比看不见的更加真实有效”。假设,我们有一个理念在现实的工作中应用了,并且有了一定的见证,是不是这个理论对人们的震慑力就更强了。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企业里职责不清晰的话,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企业里的员工没有文本性的学习手册,就是你们公司的员工岗位责任职责范畴没有形成文本,或者没有上墙。

如何更好地洞悉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

问题问的专业,不应该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1、什么是商业模式?这个问题好像几乎没有统一答案。目前我知道的有三种说法或理解。(1)盈利模式就是商业模式。比如高速路运营的商业模式,就理解为收费模式。这显然太简单了。(2)有一种叫商业模式画布的,将一个企业为什么能挣钱分解为9个环节,从资源到客户,其本质是一个整合营销的概念。

(3)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方案就是盈利模式。起点是客户需求,即企业能够客户提供什么价值。然后是满足这个价值需求的技术方案是什么?第三环节是这个方案里面企业能得到什么利益。最后是企业应该投入什么样资源。当然这是简单说了。这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闭环,企业盈利能力或服务能力取决于死者中的短板,如木桶理论。2、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首先,要了解这个行业价值链上的分工关系。

从矿产原料,到冶炼加工,到零部件生产,到组装,以及研发与品牌。不同企业行业链条之间合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钢铁行业,上游铁矿处于国际垄断,他的盈利方式是成本加利润,再加下游剩余索取。中游钢铁具有成品钢铁定价权,依据行业数据和自己内部运营综合定价。钢贸商呢,成为下游用钢企业的代购,即资金成本加利润加成。

其它行业情况由于竞争格局不一样,肯定模式不一样。其次,看企业所在行业环节和经营策略。所谓行业环节就是上面举例钢铁那样,看这家企业是铁矿商,还是钢铁制造商,还是钢贸商。所谓经营策略,一是这家企业是如何安排资本的,是如何界定企业边界的,即和上游与下游企业界面在哪里。是经营一个环节,还是两个环节?是服务什么样的下游等。

比如同样是一家钢厂,有的钢厂有自己铁矿厂,有的没有自己铁矿厂,但是有铁矿方面的物流。而有的就是单独的炼钢一个环节。这两种企业商业模式肯定不一样。或者有些钢厂只生产板材,而有些生产型材。那服务的下游产业不一样,商业模式也不一样,因为他们给客户提供的产品方案是不一样的。以上简单聊一聊,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如何明确股东会、董事会与总经理的权力边界?

首先说定位:这个定位是由公司法规定的。1、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利机构,公司的大事都是由股东会来根据股份数和股东人数投票决定的,这个具体规则,有部分是公司法规定,部分是公司章程可以自由约定。2、董事会,是由公司董事组成,董事由股东会选举,董事会拟定公司经营计划、分配计划、在股东会授权范围内,决策公司事务,是代表股东行使决策权力的机构。

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3、总经理主要是执行公司既定计划,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行使一定权力。是由董事会聘任的。应该这样来说具体边界: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公司增资、减资、合并、分立、章程修改、董事选举等重大事项,法定由股东会行使,除法定事项外,公司章程可以约定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决策事项,但是对于董事会作出的决议,经股东会表决也可以撤销。


文章TAG:什么是企业的护城河  企业的边界如何定义  什么  企业  护城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