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技术,华为可以和BAT相比吗?

单论技术,华为可以和BAT相比吗?众所周知,BAT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中国互联发发展了这么久,几乎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虽然不断有企业对BAT三大巨头发起冲击,但是至今也没有完全取代其中一家。随着美国不断对华为的制裁,华为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一直以来很低调的华为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那么华为和BAT这些公司比较,华为怎么样?下面我们分别分析一下:百度: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2000年1月1日,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正式因为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辞去硅谷的高薪工作,凭借搜索引擎的技术专利,毅然决然的创建了百度。目前百度拥有数万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甚至全球最优秀的技术团队,掌握最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凭借搜索引擎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四个拥有搜索引擎的国家之一。

同时百度也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领域。目前百度已经涉及:社交领域(百度贴吧)、视频领域(爱奇艺)、综合资讯(百家号)、地图领域(百度地图)、浏览器领域(百度浏览器)、电商领域(百度糯米)。阿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中国最大的云技术服务商之一。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的马云老师,凭借18人的团队,成就了如今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所涉及的业务非常广泛,例如:电商系(淘宝、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等),服务系(阿里云、菜鸟网络、蚂蚁金服)等等。腾讯: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可以说腾讯是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多元化的发展使得腾讯在互联网时代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涉及的业务有:社交通信(QQ、微信、QQ空间等)、门户(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视频(腾讯视频)、游戏(太多了)、云服务(腾讯云)。华为:民营企业。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华为依靠雄厚的技术实力,发展至今。涉及业务也很广泛,但是几乎都是需要技术才可以的。

运营商业务。通信设备供应商,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爱立信、诺基亚、三星。4G、5G无线通信网络解决方案对手是高通。华为云业务。云计算服务器、云电脑、云存储、云虚拟网络、云数据库、云安全中心以及云端解决方案等,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谷歌、微软、阿里巴巴企业级业务。企业网络设备如如交换机、专业级服务器、企业用路由器等,这是华为在企业级市场的硬件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是思科、IBM等。

企业级智能解决方案,面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搭建智能化平台,这相当于企业级市场的软件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是思科。消费者业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家用路由器等,华为已经做到了世界前三。结语正是因为华为和BAT的定位和战略不一样。华为是一个靠技术生存的公司,所以如果只是在技术上比较,华为肯定略胜一筹。

2023年国家电网和“BAT”你怎么选择?

上期我们对比了《国家电网和公务员,你怎么选择》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是选择进电网还是“BAT”,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诞生了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他们也是大部分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大企业,今天我们通过数据来看看当BAT遇到国家电网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招聘流程BAT:简历阶段 → 笔试阶段 → 群面阶段 → 压力面试 → 技术面试 → HR面 →总监、GM面 → 入职。

我们首先来聊一聊简历阶段,以腾讯为例,每年会接到10万份求职简历,大部分简历会石沉大海,能够参加笔试的人算很优秀了,一般笔试不是很难,但面试就不是那么的简单了,最后拿到offer的人少之又少。国家电网:投递简历 → 网申、资格审核 → 组织笔试 → 组织面试 → 公示录取 →入职。简单地说,国网招聘流程就是简单的三步,资格审核、笔试、面试,相比BAT人才录取流程简单的多,而且面试问题上比较固定,BAT面试比较灵活,问题全靠面试官的发挥,招聘过程上国网比BAT 这些互联网大厂要简单的多。

BAT对外社招通常都会对学历进行严格限制,普通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部分岗位甚至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且毕业于985、211 高等院校,这使得许多低学历的互联网人对BAT 望而却步。本科学历的员工是BAT 的主力军,其次是硕士学历,专科学历虽然有5% 的占比,但难有生存空间。国网二批招聘中,基本每家省公司都有专科生的招聘,招聘大军中转本科是主力军,BAT本科、硕士是主力军,在学历方面国网给予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二批的录取数据来说,专科生的录取人数要多于本科,国网更优于BAT。

BAT有自己的编程语言吗?如果没有,要发展到什么情况才能出现?

1.国内公司都以明确的商业利益为导向,开源项目都缺乏长期维护,怎么会去研究语言呢。只有国家研究机构才有人去研究中国的编程语言。2.Google这种公司有专门圈养起来的大神,年纪一大把还在撸代码。国内35岁就是一道坎,哪有公司会去养着这群大佬。唯一看到有希望的部门就是达摩院,据说达摩院也有商业KPI的指标。

有人说世界都被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占领了,为什么中国却出了可以与之抗衡的BAT?

美国在互联网领域"兵败中国",是美国和中国都没想到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应该"感谢"美国。"感谢"美国的傲慢,将机会让给了中国;"感谢"美国的短视,将市场份额供手让给了中国的BAT。因为傲慢的美国也跟我们的大清国一样开始"闭关锁国"只不过美国与大清国"闭关锁国"的方式大不相同,我们的大清国是"内琐",而美国是"外琐"。

根据麦迪森(Angus Maddison)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估算。在1820年至1900年,大清朝的GDP占到了世界经济比重的33%、11%。尽管古代只是以购买力平价作为转换系数来换算,但它毕竟也能反映出大清国独一无二的经济实力。然后大清国就一家独大,关起门来过日子,从而错过了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重要时期,失去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战略发展机遇。

也许是风水轮流转,20世纪阴差阳错的成了美国崛起并一家独大的世纪。美国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也搞起了"闭关锁国",不过美国的"闭关琐国"与大清国截然不同,大清国是锁自已,而美国是锁别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对中国实行科技封锁。1949年11月,美国和西方国家便先后成了“巴统组织”,并制定了3份控制清单,即国际原子能清单、国际军品清单和工业清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高技术封锁和禁运。

改革开放后,中国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限制、遏制、围堵并没有停歇。并且美国又拉着西欧各国搞了一个“瓦森纳协议”,继续联合封锁中国。但结果是,美国忙着不让别人种地,却也荒了自己的田。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在某些领域延缓了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发展战略,也独立创造出一长串震惊世界的高科技成就。

比如量子通讯、特高压输电技术、北斗导航系统、神舟载人飞船、反舰弹道导弹、歼-20隐形战机、10倍音速飞行器等等。高科技产业链的高价值领域不断被中国人攻克,美国在焦虑中更不肯放松高技术封锁,到头来作茧自缚,美国不仅在对华贸易领域形成巨额逆差,还在一些科技领域被中国赶上甚至超越。其中在5G、互联网技术方面,中国就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

尤其到了特朗普时期,美国不得不疯了似的"严惩"中兴、封杀华为、列所谓"实体清单"、猎杀TikTok、整治中国移动、电信等电信公司等,但这一切都为时晚矣。美国互联网兵败中国,已成为不可更改的现实。美国的短视和不切实际,也变相的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份额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折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公司自身的短视和不切实际。

是否有些短见或者是不够实际,口说无凭,我们不妨用几个实例来验证一下:例1——AOL在中国市场上两进两退,每次退出都是因为自身的财务状况不佳,但中国市场依然十分繁荣。倒2——谷歌在政策、产品、数据中心布局、用户界面甚至首页涂鸦等问题上都得需要获得总部的审批,更不用说具体的人事招聘问题了。例3——eBay曾经收购了市场领头羊易趣网,但随后却关闭了该平台,转而重点发展服务器设在美国的eBay平台,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例4——雅虎中国有一名总经理被认为不适合呆在雅虎,但他离职后仅用了6年就创办了一家市值超过30亿美元的公司。从以上4个实例中可以看出,美国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制定优先顺序,通常以盈利能力为标准,这当然没错,错就错在过于计较节省费用上。尤其在经济衰退时,不是在认真分析形势发展的情况下确定应对策略,而是盲目全面缩减营业规模。

其结果往往是“省小钱吃大亏”。虽然短期内节约了资金,但却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与竞争对手。其次,中国的市场很大,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这就需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需要美国的总公司给予在中国的分公司有较大的自制权和决策空间,从而融入当地、迎接挑战。然而,美国有些互联网企业的总公司"统"的太死,甚至因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或者过于陈腐的担忧,导致美国公司的总部不仅拒绝让本地团队自制,甚至还施加了额外的审查制度。

再次,中国市场自然有中国元素和特殊牲,因此需要根据中国的特色加以对待,但美国公司却很看重单一的全球化平台,甚至认为中国市场不够正规,这样便难以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从而导致本地市场份额流失。最后美国公司还勿略了中美的文化差异,一味地倾向于招募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常春藤联盟的MBA或斯坦福的博士,并要求用地道的英语和美式肢体语言交流。

但这些海龟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却几乎无法发挥作用。一句话,美国互联网公司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不在此山中啊。比如eBay非常依赖卖家信誉,但在中国市场,这远远不够。于是,支付宝通过中介支付服务,便轻而易举地将这块市场赢了过去。猪在风口上也能上天?但必须抓住机遇,借助"东风"乘势而起机遇,机遇,都知道机遇十分重要,但光有机遇还不够,还必须有有利于抓机遇的政策和头脑敏捷、善于抓机遇的人。

马云、李彦宏和马化腾,便都是善抓机遇的人。发生在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至今被市场记忆犹新。2000年前后,成立在美国的亚马逊为代表新兴网络公司,赚取了巨大财富。之后不断有搭上互联网快车的企业登录股市,终于在2000年后吹起了股市泡沫。那时候马云只是意识到了互联网的伟大,并没有意识到猪站在风口可以上天的哲理。

但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互联网确实对马云是个刺激。泡沫里面有机遇。1999年春,在北京创业失败回到家乡杭州的马云,注册了一家较小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最初的注册成本只有50万元,但他的目标却却够远大:第一,成立一家80年以上的公司;第二,建立一家服务中小企业的电商公司;第三,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商企业,进入全球网站前十名。

当时这不过是个"玩笑"而已,谁能想到,运气会眷恋这个长相奇特的男子。2000年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时代的风口开始眷恋华夏大地,想想吧,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对互联网将是多大的一个市场!中国的代工体系,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渐完善,而且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席卷了全球。当时的国外大厂家,都在寻找成本更低的地方完成加工。

而中国的巨大规模工厂,机会可以用世界最低成本,为所有企业加工所有产品。而在这时,马云的阿里巴巴正好为这些商家和厂家搭建起一座完美白桥梁。2000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一名记者费尽周折在杭州一个小区找到了马云。并第一次在封面刊登了中国这位长相奇特而又比较瘦弱的企业家。马云站在了风口,起飞了。多年后他感慨道,站在风口猪都能起飞。

几乎在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同时,李彦宏也创建了百度公司。这位1991年留学美国,1997年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Infoseek(搜信)公司的他,2001年提出百度转型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开展竞价排名的计划。如今百度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此外还有腾讯的马化腾,正是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组成了绞动世界风云的3匹黑马——BAT。

有些人感觉国内bat之类的互联网公司都能在美国找到相同定位的公司,你怎么看?

不对。有一些东西是中国特有的。通讯软件比如说QQ,QQ这种东西,早期对应的是以色列的ICQ,但是这个ICQ没有活下来,后来微软退出了MSN,但是MSN没有被美国人接受,黯然收场。这个问题在那呢?问题在于沟通的方式,美国人习惯用邮箱,中国相当多的人,不是拿QQ当做通讯软件,而是把QQ当成工具来使用,举个例子,我每天都打开QQ,但是几乎不聊天,为什么打开QQ?因为需要截图。

有些人要传个文件,也会问一句:你QQ号多少?可是美国人不会这样,美国人截图就用工具软件,传输文件就用邮箱。这是很大的不同。电商美国最大的电商是亚马逊,亚马逊的模式对应的是京东。但是淘宝这种大卖场的模式,在过去只有ebay比较相似,但是ebay的出发点是和淘宝不一样的,ebay的出发点是为了换二手货。ebay兴起的那会,中国人还非常贫穷,没有足够的二手货可以换,所以闲鱼是什么时候推出的?很后来的事情了。

弹幕网站这个最先开拓者是日本的NICONICO,后来NICONICO每况愈下,反而中国的BILIBILI越做越大,还在纳斯达克上市了,弹幕网站是美国肯定没有的。互联网属于服务业,是要基于本国的国情进行运转的。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推广业务的时候,往往不会顾及中国国情,比如说微软的MSN没有断点续传,早期不能截图,还不能离线发消息,没有固定群,其实这都是问题,但是微软死脑筋一个,就是不肯改进。

还比如说领英,大家可以搜索这家公司,领英现在还在百度上打品牌广告,一百万一年呢,但是市占率实在小的可怜,还不如老土的前程无忧,为什么?不接地气,领英擅长是职场社交,问题是中国人就是不愿意搞所谓的职场社交。中美国情大不一样,举个例子,中国居住比较密集,美国人居住比较散,这就决定了作为服务业的互联网, 必然在中国和美国有绝大的不同,即便是某些功能相似,但是在本质上还是存在巨大的区别,举个例子,美团,团购这种商业模式不新鲜,但是做到美团这个规模的,那绝对不可能,中国送餐工拿着手机去定位,可以送一堆的餐,而美国送餐工如果要送餐,可能要跑很远-----美国人住的太松散了啊。

为什么国外的程序员薪资是国内程序员薪资的四五倍,是因为国外程序员技术都比国内高吗?

我是个程序员,而且做了好几年,可以说对国内程序员的现状比较熟悉。我也接触过一些国外的程序员,他们做的工作和我们国内程序员做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概括来说,国外的程序员,创造性的工作更多一些;而国内的程序员,应用性的工作更多一些。从这两点来看,不难看出,国外的程序员,普遍薪资就比国内的程序员高。怎么说呢?容我细细说来:1、国外程序员,偏向于创造性的工作那些著名的软件巨头,比如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他们做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个人PC和办公PC,用的都是windows系统,就连办公软件也是他们首先发明的;google,全球搜索巨头,安卓系统也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同时黑科技也很厉害,比如说曾经战胜过柯洁的阿尔法狗,近期又搞出了无人驾驶车;苹果,不用说了,IOS系统非常发达,在手机和IPAD上非常流畅,做视频和图像处理的同学,也非常喜欢用苹果电脑;IBM,云服务和办公服务软件非常厉害,就连华为和阿里这样的公司,也是他的合作伙伴;facebook,扎克伯格的得意之作,风靡全球;FPGA,也被国外少数几个大公司垄断,比如Altera, Xilinx等,他们开发的硬件编程语言VHDL,Verilog HDL,也被全世界使用;还有贝索斯的蓝色起源、马斯克的spaceX之类的太空探索公司,对程序员的需求也非常大;这些大公司的程序员,从事的都是从0到1的创造性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可借鉴的地方,很多专利也被他们申请了,所以他们的薪资自然非常高。

2、国内的程序员,偏向于应用性的工作国内虽然冒出了很多AI独角兽,但都偏向于应用,大部分都是基于谷歌的TensorFlow来开发的。而安卓工程师,大部分也都是基于谷歌的安卓系统修修改改;windows工程师也是在windows上使用API来开发软件。至于单片机之类的,都是使用国外的底层API来做开发。

这些,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独创性的东西,都属于“拿来主义”,于是自然的,薪资也不会非常高。但有一点,国内的算法工程师薪资比较高,之前华为不是花201万年薪聘请博士和硕士吗?他们从事的就是算法类的工作。不过,很多算法也是基于国外开源的。就连垄断了全球70%市场的大疆公司的无人机系统平台软件,最初用的也是以色列开源的方案来修改的。

欧盟拟设1000亿欧元主权基金,支持企业与美国“GAFA”和中国“BAT“竞争。你怎么看?

这不是坏事,对用户、消费者和市场来说,有竞争都是好事。欧盟拟设1000亿欧元主权基金,要培养自己的超级互联网公司,与美国“GAFA”和中国“BAT“竞争,从用户角度来说,都是好事,有竞争服务才会更好。不过,欧盟设立主权基金,不一定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是,互联网公司有互联网公司的成长逻辑,与传统企业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

传统企业只要有资金注入,然后通过并购,很容易就做大起来。但互联网行业差别比较大。这是一个。其次是,即使起来了,对中国的BAT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还是要面对美国的GAFA。中国的BAT,大家都知道,百度,阿里,腾讯。其实这几家企业,主要还是在汉语区使用,核心业务还是聚焦在国内。阿里在国际化方面走的比较快,但主要也是在东南亚一带,在欧美发达国家影响力也是偏弱。

所以即使欧盟诞生出类似企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其实对BAT影响比较小。但如果欧盟真有这样的企业出现,对美国影响比较大。所谓的美国“GAFA”,就是谷歌、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四家超级互联网企业。这几家企业,利用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以及英语的全球通用语言优势,已经是全球性跨国企业,业务遍布全球。如果欧盟培育出类似公司,那么首先要在欧盟市场与GAFA竞争,然后再进入美国市场,然后再逐渐向全球扩张。

中国的BAT与美国的GAF (Google / Amazon / Facebook) 比较起来怎么样?

不论从市值还是用户量,还是科技含量和影响力来说,GAF都高于国内的BAT。Google和百度我觉得这两个比较,毫无疑问谷歌要比百度强大太多了。谷歌目前的市值9900亿美元,而百度目前才不到400亿美元。在全球影响力方面,谷歌几乎是垄断了除中国以外所有过来的搜索业务。旗下的产品在大部分国家都是用户不可或缺的,比如谷歌邮箱,谷歌地图,安卓系统,油管等。

而且谷歌非常痴迷于智能化,不管是在深度还是广度,都要比百度智能领先很多。目前百度在国内的日子都不好过了,更不用说放在全球竞争了,百度跟谷歌几乎是没有可比性。虽然曾经百度才是搜索算法的祖师爷,谷歌甚至曾经是百度的徒弟。但是两家公司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脸书和腾讯这两家企业应该算是有的一拼的,从市值上来看,脸书是6800亿美元,腾讯是4.2万亿港元,略低于脸书,不过也是非常接近。

脸书的月活跃用户达到23亿,腾讯的微信月活用户是11亿,QQ是7亿。不过我们都知道,微信跟qq的用户是重叠的,腾讯的用户基本上就是国内除了小孩以外的人口数。脸书更加国际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也非常大。但是在技术方面似乎并没有谷歌和亚马逊那么有亮点。腾讯的影响力仍然集中在国内,技术方面也是乏善可陈。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腾讯是不如脸书的,但是在国内社交网络方面,腾讯是绝对的霸主。

所以,我的结论是腾讯略输于脸书。阿里和亚马逊这两家电商公司都没有影响力,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从市值上来看,亚马逊1.32万亿美元,在全球都是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阿里巴巴目前6000万亿美元左右的市值,还是只有亚马逊的一半不到。亚马逊跟阿里巴巴除了在电商领域以外,在云服务业务上也是同样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文章TAG:美国互联网公司进不来  中国bat比美国如何  美国  互联  互联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