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键要看你播放的是什么文件,如果是无损的话,才能去考虑谁播放出来更好。但是要拿国砖跟笔记本比,那就真的没法比了。国砖是国砖,但是笔记本有好有坏,而且笔记本如果接上牛逼的声卡,用比较好的播放器解码,然后再接牛逼到爆炸的音响,或者用牛逼轰轰的耳机听。那不是在嘲讽国砖吗。当然,如果你说的是普通的几千块的普通笔记本,然后接还过得去的耳机,听无损。

飞傲hifiman等国砖,是否真的在音质上碾压索尼,艾利和等国外播放器?

最近索尼刚出了WM1ZM2新金砖,那就正好从金砖二代开始聊吧:2016年,当年hifi圈有俩比较重要的新品,是索尼推出的Hi-Res醇音系列Walkman——NW-WM1A和WM1Z,即黑砖和金砖。我也参加了某线下场次的索尼发布会,和当时的某市场负责人闲聊时,和他吐槽了S-Master,然后他“咬牙切齿”地说到:“我们这代换了,肯定换了,不信你听下!”嘈杂环境设备不熟情况下的一耳朵听感咱就不交代了,先说说这个S-Master老问题吧。

很多萌新索粉会觉得S-Master是索尼的黑科技,其实这种放大技术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牛叉,本质上就是个图高续航的D类放大模块,优点就是功耗低发热小、省PCB面积、成本低,非常适合小体积MP3,所以索尼往往会把自家Walkman的续航作为一大卖点,很多索粉也引以为豪,把它作为打击国砖的重要利器,殊不知这样的设计是牺牲音质换来的。

虽然索尼这次在供电方面作了优化,但依然坚持用S-Master HX,用工程师的话讲:“如果要实现想要的声音表现,用双dac芯片,播放器的尺寸会很大(参考索六万),考虑到便携播放器的尺寸,我认为S-Master HX是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所以新金砖的推力依然只有可怜的单端60mW 60mW@ 16Ω,平衡250mW 250mW@ 16Ω,和金砖一代完全一样。

再来看看价格低了1万、同样是安卓、更小更轻的山灵新机M9的推力:在充满主观臆测的hifi圈,贴指标似乎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但对于相对客观地衡量hifi性能而言,指标是最具说服力的,尤其是同一测试平台的横向对比结果。绝大多数玩hifi的都没有测试条件,而各家官网的数据也往往会有“猫腻”(测试条件不统一、前提不明确等),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

而基于首映效应的对大品牌的信任感,让很多消费者情不自禁地开启脑放:最典型的莫过于一句“洋砖就是调音好、听感好,你们国砖怎么也比不上!”,但抛出这句后就找不出任何具备说服力的理由了--他们是用了什么电路才会让调音好听呢?到底什么叫好听的调音呢?你确定这种所谓的好听不是严重的非线性失真?---什么干货都说不出来,只能靠脑补,甚至还能“补出”底噪区别的:洋砖常用的利用信息不对称一招是空载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很容易得出漂亮的参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国砖  小试  老炮  凯音  小试国砖老炮凯音  国砖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