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点对于保时捷公司的设计来说,都是完全符合的。于是,希特勒于1942年9月26日命令将“保时捷虎”的底盘,全部改成固定炮塔式自行反坦克炮并责成艾特曼.阿克歇履带制造有限公司(阿尔凯特公司)共同参与开发,厂家编号为波尔舍101号。这就是可怕的怪兽费迪南坦克歼击车苏军第一次遭遇费迪南,是在波涅里车站。一个苏军T-34坦克手惊恐的向后方汇报,他们遭遇了一种极为可怕的坦克,这种坦克可以在2公里外准确击毁他们。

苏军坦克的76毫米主炮,曾经连续向同一辆坦克打开30多发,至少击中15发,却根本没有任何效果,敌方的坦克连晃都没晃!苏军坦克手的原话是:76毫米火炮根本就象是儿童玩具一般无力。在汇报完这个情报以后,这辆苏军坦克也被费迪南击毁,坦克手全部阵亡。仅仅第一天的交手,费迪南就造成苏军坦克极大伤亡, 伤亡大到苏军一线指挥官不敢写进战报,深怕影响士气。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的精密制造业比较发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今年国庆节假日,到温州一个做汽车发动机化油器用喷油阀的厂家考察。他们从事喷油阀的生产有六年之久,但是质量一直上不去,现场考查的结果:他们所用的设备要么是日本的要么是德国的,而且连刀具、原材料也是进口的,但做出来的东西和日本德国差的很远,如阀芯,德国样品实测误差不到1个微米,而他们做的误差达20微米之多。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显然就是人的问题了!一,管理上,我们国内的管理,尊崇什么军事化管理。在管理上比较重视长官意志,不太尊重管理对象,更不太重视发挥被管理者的聪明才智。二,在用人上也流行投机取巧,总想走捷径,套路技术,用完了就把人逼走!这样做的结果是绝对双輸: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沉心把技术做到极至,企业套路来的技术也绝对是大路货色!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德日:一,在用工上多采用终身制。

进了一家企业,一般只要潜心钻研即可。而中国职场有句流行语:进一家厂门,一脚在内,一脚在外,随时准备被开或开溜!试问,这种状况,能做好什么?二,在教育上,普通院校毕业生和技工院校地位相同。毕业后技工院校的毕业生甚至更易就业。而中国是优秀学生进入普通院校,只有考不上本科的,才选技工院校,就业困难,教育体制上造成了设计与制造脱节。

德国的制造工业那么发达,为什么德国没有像法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品牌大飞机?

摆事实讲道理;首先德国,法国地理狭小,本国运输需要高铁就好;美国地大物博,人口离散在众多城市,需要大量的客机。空客股权份额,德国和法国各占11%,西班牙占4%,其余份额无控制权。(法国只有战斗机是自己搞的)全球航空航天出口份额,德国占11.81%,仅次于美国(31.91%)和法国(15.02%),略高于英国(10.69%),远高于加拿大(3.23%)、西班牙(1.96%)、日本(1.81%)和中国(1.74%)。

德国MTU参与制造波音和空客的多款发动机,并参与制造台风战斗机的EJ200、F15战斗机/F16战斗机的F110、A400M运输机的TP400-D60、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咆哮者战斗机/鹰狮战斗机的F414、C160运输机的Tyne、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的T408 、CH-53G重型直升机的T64、虎式武装直升机的MTR390等发动机。

德国利勃海尔为飞机制造商提供空气管理系统、飞行控制和驱动系统、燃油系统、防冰排雨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电子电气零部件制造、发动机燃油与控制系统、齿轮与齿轮箱等。德国造大飞机能力具备的,比如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发动机是德国人首先试飞成功的。二战期间也造了好多,只是因为是战败国,有条约限制。况且,大家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为什么是航空强国?二战结束后,美和苏联将德国技术都瓜分了,硬件设备去了俄罗斯,人才被分给了美国。

手机国有哪些是英国发明的, 汽车是德国发明的,飞机是美国发明的。那中国发明了什么呢?

手机是英国发明的,汽车是德国发明的,飞机是美国发明的。那中国有哪些发明呢?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算是血统纯正,硕果仅存的一个囯家了。并不是说其他三国都亡了,而是他们文明的血液没有留存下来。那么做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发明创造一定是不得了啊,可惜,想当然尔。从古到清灭亡,除了如雷贯耳的四大发明之外,你还能想起什么来?没了。

反观西方,天文,物理,机械,化学,甚至是地理方面的知识创造与积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正是这些知识的积累,创造了当今西方文明。而这些知识的根源是西方哲学。中国至清灭时,是个哲学大国,哲学必定创造科学,可惜中国重人文轻数理,没有了科学发展的基础,这也是中国清灭前,只能想起四大发明,没有其他的原因,不得不说,悲哀啊!当英国发明的手机,德国发明的汽车,美国发明的飞机时。

中国固步自封,屁股给人打出花。苦难的近代史,字一行,泪一行。而当代!我国自是不同。你听过一箭多星吗?你知道天上飘着我们的太空站吗?你听过北斗导航吗?再不济,你总知道华为5G吧!都不知道也行,看看家里的米缸,那米,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上这些,有的是赶超,有的是实打实发明与创造。中国之掘起,势不可挡,我们应为生活于当下,自豪,奉献。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手机  制造  德国人  竟是  德国  手机里哪些是德国制造  德国人爱用手机竟是中国制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