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人,都知道没有完美的工业量产产品,妥协是一定的,然而决定能少妥协多少的,不是你有没有所谓的偏执,而是看你的技术实力。不过,罗永浩在出了实在毫无技术亮点的T2时,终于提到了妥协的问题。看看乔布斯传,乔布斯首先是一个有深刻技术背景的人,其次能够洞悉技术发展趋势和对用户体验的意义。

而罗永浩的眼睛里只有UI设计,其他再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点。所以他看不到,iPhone当初一些优秀的UI和交互是依托于电容触控屏和多点触控的引入。电容屏虽然有缺点,但是带来的触控体验提升明显,而且苹果背后的技术功力,让当时的触控操作就很接近如丝般顺滑。而多点触控,则为交互更自然提供非常实际的基础。当初第一次在iPhone上看照片,那种两个指头划拉就能缩放,真是惊为天人。

再比如苹果默秒全的SOC,也因此iPhone能够第一个使用Retina屏,还有乔布斯早早布局的iOS软件生态链,紧紧追赶苹果的三星,有自己的猎户座,有自己的amoled,几乎可以自产主要核心部件,才赶上苹果,甚至有所超越。这些罗永浩看到了吗?如果他看到了,就不会如此狂妄毫无敬畏之心。一个典型的例子,回到一开始说的触控问题,当时魅族第一时间意识到其对体验的价值,但是m8做不到很好的实现,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故障机。

整个Android阵营,差不多在2.x时代,才整体进入多点触控时代,4.0时代才整体实现触控如丝般顺滑。真的不是Android阵营没有想法,而是技术上的问题,臣妾实在做不到。罗永浩没有意识到,技术是体验的基础,他注意到的只有一个浅浅的UI。所以整个锤子,是一个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又或者说,只要设计,一切技术都可以让步。

所以,你会发现锤子手机上会有奇怪的技术缺失。锤子T1,4G版姗姗来迟,罗永浩觉得3G就够了,然而手机首先就是个通信工具,通信技术永远是基础,而且当时4G在中国移动的疯狂推动下,网络很快就很成熟了,庞大的移动用户错过了3G在edge时代憋屈太久,瞬间疯狂涌入4G网络。雷军虽然一开始也有误判,但是很快小米就意识到了投入了4G的怀抱。

锤子T1主要销售的生命周期,4G已经成了标配,有不是加分项,但是没有就几乎是一票否决项。后来4G版了,又担心3G版用户,搞了个愚蠢的定价。更不要说锤子T1还有一摔跪,JDI大黄屏,蜜汁拍照绿等等问题了。后来罗永浩和刘翔优酷撕逼,刘翔是输了,罗永浩觉得自己赢了,其实输的比刘翔还厉害。插嘴狂魔的形象从此深入了广大没有“情怀”的群体心中。

坚果手机,锤子为了冲量,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然而千元机这样的定价和定位注定了肯定会有坑。所以坚果竟然出现了615配1080p屏,这个时候,坚果的流畅度,真的,只能靠情怀了。其他的,也只能靠信仰了。然而,然而罗永浩在坚果的发布会上,竟然说流畅的不像Android……虽然我知道Android千元机主要靠吹逼,但是嘛……不过,真正造成坚果不温不火的,还是Android千元机的定位。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锤子  浅谈  发布  手机  科技  锤子2017年发布了哪些  浅谈锤子科技这些年发布过那些的手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