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哈罗的份额,和前两名对比起来简直可以说微不足道,基本不对前两大玩家摩拜和ofo形成威胁,谁都没有绝对实力压倒对方。摩拜和ofo已经开始新的布局。9月,摩拜单车在App中接入了打车服务,相继同首汽约车、嘀嗒拼车等网约车平台达成合作。11月,摩拜同新特电动汽车等达成了合作,意图染指共享汽车业务。有需要定制商业计划书的朋友,可以找doctorZbp,9月,ofo对外透露将推出一款“智能助力车”,以面向3-10公里出行市场。

但哈罗单车的突然爆发,这有点像之前的,滴滴、快的、优步三国大战,最终促使滴滴快的合并,那么哈罗单车的崛起会不会让摩拜和OFO合并加速呢?又或者说,摩拜和哈罗合并挤走了小黄车,再或者小黄车和哈罗合并与摩拜争市场呢?一切皆有可能。烧钱仍将继续,但结局已然在目,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期待竞争在坚持一会儿,因为一旦只剩下一家,消费者的苦日子就来了。

ofo小黄车将启动运营新模式,在三四线城市找代理商,还能行吗?

ofo小黄车将启动运营新模式,在三四线城市找代理商,还能行吗

个人觉得这个方向还是不错的。据了解,ofo部分城市就是代理模式,做得相对小而美、做好自行车的维护,代理商还是能够挣钱的。ofo管理层能够采取这种加盟、代理合作的模式,一定也不是拍脑袋而是基于对某些地方的运营测算得出来的。让ofo的盘子能够持续运转、让公司主体经营上变轻,这才是生存的第一步,包括此前与别的公司合作用押金换现金券,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为什么已经有了政府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还会出现像ofo和摩拜这样的共享单车?

首先,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也正好是我感兴趣的问题。本人家在武汉,我记得大约是在2010年前后,武汉出现了政府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当时媒体大肆报道,说是可以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作为年轻人,我当时对这个新生事物也很感兴趣,同时也觉得政府部门确实为老百姓办了件实事。但是当我想要去注册使用的时候,才发现手续无比繁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仅凭身份证还不能注册,必须带武汉市的户口去指定地点注册完才能使用。

我当年就止步于此了。结果后来就发现大量的公共自行车停在停车点没人使用越来越旧,慢慢停车点也变成了私人自行车的免费停车位。再后来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少,慢慢不见了。现在想想,除了注册不方便,当时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不多,还车不方便也可能是使用的人少的原因。再看看现在的摩拜单车,只用手机下载app,付一点押金就可以完成注册。

不仅如此还可以在app上看到周围闲置的车辆,取车方便还车也方便。现在的年轻人最怕的就是麻烦,摩拜单车也就是因为解决了这个痛点,所以才会这么火爆!(当然,当年的技术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做事情,能不能解决用户痛点的问题。政府的公共自行车,站在的是如何保证自行车的财产安全的角度,用户放不方便不是执行者考虑的重点。

但是摩拜单车不一样,他们必须提供好的用户体验,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用,才能有可能赚到钱。因此,执行者会尽全力保证项目能切实的给使用者带来方便,解决痛点。哪怕因此会带来部分财产损失的风险。最后说一下,前几天在头条看到很多摩拜单车被人扔在沟里,水里等等,实在是感到痛心。好好的一个项目,方便大家的点子,难得有人投入这么大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损人不利己……唉,只能希望大家以后看到有人乱丢公共自行车,也能及时制止了。

摩拜已经没了,共享单车剩下ofo小黄车和哈罗两大巨头竞争,2019谁最终会胜出?

西安先是ofo倒闭了,大量的车子扔的到处都是,还都是坏的不能用,然后是摩拜越来越少,大街上都找不到几辆车了,但是今年又突然上了哈喽单车和青桔单车,这两个车子又越来越多,灭了一茬又一茬,真是铁打的城市,流水的单车。现在大城市大多是自行车,而好多小城市都有电动车,哈喽和青桔都有电动车,还有松果电动车等等,小城市自行车很少,所以人家还是有市场的,大城市做不下去,还可以做小城市。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ofo  城市  七个  运营  投入  在印七个城市投入运营  ofo进入哪些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