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力建造方式,可以百度一个网易公开课视频:《埃及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造的》(链接不符合头条要求不能过审)修筑土斜坡与利用杠杆,考古学家Mark Lehner博士曾经领导过一个著名的试验:采用古埃及的技术,12个人仅用三周时间就用同样大小的巨石建起了一座五米多高的小型金字塔。也就是说建造金字塔仅凭人力是完全可行的。

有大量的考古证据证明建造过程,第12王朝时期的一幅墓画画着这样的劳动情景:172个人用滑橇拉一块估计重达60吨的石块,有一个人在旁边喊号指挥,还有其他人往地上倒水或油,通过减少摩擦来搬运巨石。考古还发现了开采了一半的石头,部分当时的工具。大金字塔就是胡夫建的。在塔内的国王墓室的屋顶,就写着胡夫的名字。

塔内石头有当时的建筑工人刻上的各种记号,其中有一块写着:“工匠组。胡夫国王是多么伟大”。对建大金字塔究竟用了多少人工,各位学者的估计有所出入,但都在两万到四万人之间。但是远远不是很早以前人们所估算的五千万人。实际上,古埃及人并不仅仅造了一座大金字塔,而是跨越很长的时间,陆陆续续的建造了大大小小的一百余座。

比较这些金字塔,就不难发现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演化、改进过程。第一座金字塔建于古埃及第三朝代国王Djoser(公元前2668-2649年在位)时期,其设计师是古埃及的圣人Imhotep。做为一项全新的工程,这座金字塔经过了多次改建才定型。最初的设计是象以前的国王一样建一座长方形石椁,经过了六次改建,演变成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宏伟建筑物:六级的阶梯式金字塔,高60米,底座140x118米。

Djoser之后的国王继承了建阶梯式金字塔的传统,但是规模要小得多,也许是不再具有Djoser时期的人力、物力。在第三朝代和第四朝代(公元前2613年)之交,有人尝试改变金字塔的设计。开始是要建一座阶梯式金字塔,建造期间改了几次,想要建成真正的金字塔。这座原高93.5米的金字塔坍塌了(可能就是在改建时坍塌的),现在只剩下了一堆废墟。

下一座金字塔(高达105米)属于第四朝代的第一个国王Snorfru。它既不是阶梯式金字塔,也不是真正的金字塔,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型:下半部的坡度为54度,但是上半部的坡度减少为43度,因此它的斜边是弯曲的,被称为“弯曲式金字塔”。这是唯一的一座“弯曲式金字塔”。很可能是因为前一座金字塔坍塌了,所以才采取了这种保守的过渡型设计。

接下来的一座金字塔也属于Snorfru,而且是一座斜边不弯曲的真正的金字塔(高104米),只不过它的坡度仍较保守,只有43度。再下一座金字塔就是Snorfru的儿子胡夫(公元前2589-2566在位)所建的大金字塔了,原高146米,坡度52度。由此可见,古埃及人是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通过一步步的摸索、改进,才建造了这座古埃及的象征的。

结论金字塔并不神秘,它无疑是古代世界的工程奇迹,在古埃及时代实现金字塔的建造无疑是伟大的,不可思议的,但是,它也并没有超越古代人类的文明水平,并不存在什么无法被科学所解释,不可思议的事件。事实上,对古埃及金字塔的研究发现,让我们了解认识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了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这也是考古学研究需要告诉我们的。

面对金字塔,认为它是一种未解之谜,往往是人们思维的习惯,在一种以常理难以接受的事物出现后,人们的反应往往是两种:一种是否定,认为是假的,不可信的,是后人编造的,纯扯淡。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个事物确实年代久远,实现了当时人们难以达到的水平后,人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这个事物是神秘的,是威力无穷的,是某种难以言喻的伟大力量的代表。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是一个用"神圣几何学"建造的建筑,精密程度匪夷所思!而埃及"帝王谷"的发现。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未解  之谜  金字塔  埃及  人类  埃及金字塔未解之谜有哪些  人类未解之谜之金字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