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两则新闻显然后者更算重磅,毕竟发动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材料和应用问题。我们在耐高温材料领域,始终没有突破瓶颈,始终让发动机的性能受制于技术和材料的突破。耐高温薄膜技术应用于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这对于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绝对是重大突破。目前我国的涡扇10发动机的涡前温度是1747K,涡扇15发动机的涡前温度是1900K。

显然能够承受2100K的温度,就意味着我们的航空材料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再来看看航空工业实力最强的美国,它们应用在f22和f35战机上的两款发动机。F119和F135这两款发动机采用相同的核心机,涡轮温度为1577~1677摄氏度(约合1850K~1950K)。另一种说法是1700摄氏度(约合1970K)。

按照美国发动机的超强实力,后一种说法可能更加接近真实,毕竟对于这样的信息美国也是相对保密。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将温度提高到2100K,这已经超越了美国发动机核心机的涡轮前温度。在航空届当中,涡前温度每提升100度,发动机的热效率可以提升8%,推力可以增加15%到20%。如果这样的叶片真的能够承受2100K,如果用在WS-15发动机上,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推力提高到20吨(原有数据是18吨)。

打破技术垄断!历经10年,中国第三架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你怎么看?

非常激动人心的消息!2018年12月28日,第三架C919测试机B-001D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次试飞任务。目前,民航局C919的型号合格审查工作已经完成约300项验证试验的试验目击审查,批准约500份的试验大纲和约20份试验报告。中国商飞还披露,未来C919还将试飞约1500个飞行架次、2000多个飞行小时数,并对C919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飞行安全进行全面检查。

C919总设计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院士曾介绍C919采用了超临界机翼、圆弧风挡等技术。驾驶舱中引入了大量自动化和边界保护措施,这能降低飞机因飞行员错误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且C919还首创了下拉式行李架,这也在其他机型中得以普及。此外,C919还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它除了具备导航功能外,还拥有实时传送飞机关键数据的能力。

而客机的“黑匣子”则变身为给数据的备份装置。在民航局的适航审定程序中,C919明确了需要符合的适航标准,制定6份审定计划,规划约4000份符合特定适航标准的技术报告计划和约1500项试验验证计划。C919还引入了大量新技术和新材料,整机的航电设备也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突破。截止目前C919已经斩获28家航司的815份订单。

预计我们最快能在2021年坐上我们自己的大飞机。 成功进行试飞的C919三号机也将转场西安阎良,进行空速校准、载荷、操稳、颤振和性能等科目的试飞。此前已经有两架C919试飞机山东东营、江西南昌和西安阎良展开多地同步试验试飞。此外还有3架试飞机正在进行部装、总装。明年预计将有6架试飞机同时展开试飞取证项目。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软件  垄断  打破  推荐  公司  中国打破垄断  哪些  软件公司有哪些推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