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才是电商等互联网思维的滞后,“专业事情由专业人做”万达百货并没有在互联网电商的认真耕耘,再因为时代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接受并采用电商购物。苏宁什么料?专业做家电卖场,线下做的一级棒,再向线上发展级级棒,专业专注! 万达百货挣钱吗?只有老王自己清楚了。如果是挣钱的,为何低价卖掉?如果是挣钱的,更应该是高价出手猛赚一笔。

第四、万达的创新驱动体系并非其宣传的那么强大,或者说万达的创新驱动体系的目标只集中围绕着怎么卖住宅卖商铺卖写字楼,而没有为万达百货万达文化文旅其它项目尽力;也有一个可能,万达创新驱动系统的关注点并不是市场,而是“市长”,此市长非彼人的市长,是指广义的政府政策资源,着力点在研究政府政策资源如何以文化文旅项目之名义以低成本最优惠条件摘下土地。

万达百货全部37家门店卖身苏宁易购,对此你怎么看?

干得漂亮!从投资角度讲,苏宁这波运作,左手刚卖掉阿里股票,前后累计赚了100多亿,然后用来投资处于估值低点的万达百货、爱康国宾等,苏宁越来越靠近BAT了。2011年前,腾讯主业做得不错,但市值远不是今天这么大,但刘炽平的战略,让腾讯投资四处出击,大家看每年有多少腾讯系公司上市吧。苏宁也该这样,在整个零售产业链上买买买。

从主业角度看,苏宁的主业是零售,线上主要靠苏宁易购APP,线下主要靠苏宁易购各类门店,品类上来讲呢,不可能一直只靠家电3C,快消、百货等也要硬起来,苏宁做小店、拼购、零售云店对快消崛起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百货再纯自己做就太慢了,买一个曾经的巨头沉淀下来的优质资产挺好。我个人估计,苏宁接下来还要买买买。从流量入口角度看,线上流量瓶颈大家都是明摆着的,于是大家都在抢线下,现在苏宁通过买入万达百货,从家电、快消、文体、汽车、百货、母婴等全品类都有了,再收购一个家居的就完美了,这些场景本身的流量人次还是很高,而且这些场景苏宁正好能够做到对线下的全覆盖,从一二线核心商圈到三四五线,从城市到郊县、县镇全部覆盖,苏宁的战略是大战略。

苏宁收购万达旗下37家百货门店,王健林为何舍弃支柱产业?

关店、调整,是这近几年百货行业的核心关键词。王府井、百联、步步高、欧亚集团等以百货为主业的大型零售集团,整体普遍呈现销售增长乏力、利润下滑的趋势。电商购物生活方式的普及,对百货的冲击是巨大的,不仅国内,欧美日本等百货行业发达的国家也难逃一劫。2018年3月,万达百货曾传出将被银泰收购,双方予以否认。有内部人士指出,万达百货2015年之前由于盲目开店导致大量亏损,2016年开始有盈利,总销售额超过150亿,2017年开始大幅盈利,年销售与客流均稳健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60%左右,堪称近十年最好的一年。

不过,万达集团正在去地产化,大力做“轻资产”转型,百货无论如何已经避免不了被出售的命运。到今日宣布被苏宁收购时,万达百货门店仅剩37家,略为安慰的是,苏宁在通告中表示,“近两年,万达百货销售规模稳中有升,净利润水平持续提升”。万达近两年一直在不停出售资产,海外地产、文旅、酒店……那么为什么百货业务出售给了苏宁,而非正在收割线下的腾讯和阿里?很简单,腾讯投资零售的策略是“赋能”,万达却已无心自营,至于阿里,马云曾经的讽刺还不绝于耳。

万达又卖掉37家万达百货,苏宁接盘,王健林现在还这么缺钱吗?

所有的实业的负债率都非常高,有的公司负债率高达100%,所以万达当然缺钱,除了万达,还有万科等等都很缺钱,那为什么万达不断卖卖卖呢?因为他资金链快断了,从银行拿不到钱了,只能变卖资产保证现金流不断。有时候,最穷的反而谁有钱的,资金链一断再有钱也会马上没钱。万达到底卖了多少家当呢?万达开始卖卖卖,是从2017年6月王健林卖了文旅给融创孙宏斌、富力的那笔600多亿,现在又卖了万达百货。

万达欠了多少钱呢?有媒体报道万达负债高达4000多亿,而腾讯财报显示,万达商管有息负债为2103.66 亿元,此外万达还有地产。金融,文化三块,每个业务都会有负债,那加起来肯定就不止2103亿的负债了。而且,每年如果按照8%的利息来计算,万达每年要支出160亿的利息,是不是很多呢?现在从银行拿不到更多的资金,那万达只能降低资产来还款了,王健林表示2019年万达的负债要降低8%~10%,那就是160~200亿元,在加上160亿的利息,那就是320-360亿。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苏宁  万达  门店  万达卖给苏宁哪些店  37家门店卖给苏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