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一种特殊的时空。由于在一定的范围内,黑洞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这时,光线进入这个范围都逃不出来,这有点像热力学里面的“黑体”,所以给它命名为黑洞。这个光都不能逃出的范围被称为“视界”。黑洞真的不会发出光来吗?霍金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个“霍金辐射”的结论。大致意思就是:在黑洞的视界附近,在大引力场的作用下,会有成对的粒子被制造出来,在平时,它们会在产生的同时就会发生湮灭,但在视界上就有可能其中一个粒子被吞噬进黑洞,另一个粒子就会逃逸像远方。

霍金辐射告诉我们,黑洞可能不是真的那么“黑”。霍金辐射的强度与黑洞质量的大小成反比,如同铯原子质量大小(目前的自然界不可能产生)的黑洞温度可以达到400多万开,从而在产生的一瞬间就把自己蒸发掉了。但一颗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表面温度就只有60纳开了。远远低于2.7开的宇宙背景辐射。宇宙中黑洞的质量都远大于太阳质量。

所以,用观测霍金辐射的方法是无法看到黑洞的。5.我们能发现黑洞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直接观测。由于黑洞拥有巨大的质量,所以会与周边的星体发生万有引力的作用,观测这些星体的运动就能发现黑洞的存在。气体物质在加速进入黑洞时,会形成一个吸积盘,会释放出无线电波。通过观测这些无线电波就能观测到黑洞的位置了。

例如人马座方向(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强烈的射电源,可以利用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这也是人类观测到的第一个射电源。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进行观测,引力透镜效应是光在重力场中会发生路径弯曲的现象。观测这些弯曲的光线就能发现黑洞。6.黑洞周边光线的畸变利用引力波进行观测。在2016年,LIGO团队第一次发现了引力波的存在,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

这也推开了利用引力波观测宇宙的大门。他们第一次观测到的引力波信号就是源自距离地球约13亿光年处的两个分别为36个太阳质量与29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的并合。但黑洞观测是非常艰难的,科学家们为了找到黑洞付出很多努力,成果却不多。上世纪的70年代找到4个黑洞候选者,在90年代又发现6对新的X射线双星黑洞候选者,其中2个在大麦哲伦星系里,8个在银河系内,并于2000年后陆续探测出7个。

宇宙中有哪些奇异的现象或景色?

对于宇宙中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东西,最初的认知都来自于外在的学习。它们是否真的就是外来信息所认为的那个样子呢?我看未必!其奇异之处包括(1)宇宙到底是否真如现代人所认为的那样,先有了一个茫茫无尽的未知世界,等待人类去认识和探索?(2)宇宙是否恰恰是我们人类胡猜乱想,拼命臆造!才一点一点拓展开来的呢?“意识主导论”认为,后者才是真相!世界本来是这样的打开顺序——地球,先不论它是方的还是圆的,它和自然万物一样,只是生命的物质条件,与生命同时出现。

从黑洞里看外面,能看到什么景象?

这真是个清新脱俗的好问题。首先,你很可能会看到一圈围绕黑洞旋转的极其耀眼的光芒,它被称为黑洞的光球层。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对于足够大的黑洞,在穿过它的事件视界瞬间,你有机会看到一圈耀眼的光芒,足够大的黑洞,会让宇航员有足够长的时间存活,因此理论上宇航员的确有机会看到点东西,从黑洞里往外看的时候,会看到一道耀眼的光幕,一圈由光子组成的光环,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下图。

图示:当光子射向黑洞时会发生什么?黑洞的引力会扭曲周围的时空,当光子通过黑洞附近时,将无法保持传统的直线前进,而会开始弯曲,当然这不是随便弯曲,而是越靠近黑洞弯曲得越厉害,当弯曲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从弯曲变成围绕黑洞转圈。注意图中的虚线,那就是逃逸速度恰好等于光速的范围,即在虚线外的光子还有机会脱离黑洞的影响射出,而在虚线上和更靠里面一点的范围中,光子将被永远困住,它们要么在这里转圈要么最终被黑洞吞噬。

但是,光子的路径真的会被黑洞扭曲吗?这只是纸上谈兵的计算结果,还是会真实的发生在宇宙中?不妨让我们看一些更实在的证据。图示:爱因斯坦环显示黑洞或大质量星系对后方星系星光的大规模扭曲。黑洞的确能大幅度的扭转光线,而这种特殊的天文现象,被称为爱因斯坦环,因为黑洞能扭曲光子路径的结论,正是来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一些物理学家相信黑洞的外层围绕着一层火墙或火环的理由也同样来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太空  奇异  景象  力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