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巨头阵营背后的财团会支持合并么?哈罗单车:蚂蚁金服系   ofo:滴滴系(or阿里系)   摩拜:腾讯系小黄车除了管理层,其他的最大股东为滴滴,阿里巴巴有参投。而滴滴其实相对独立的存在,至少你在微信和支付宝都可以找到滴滴入口。如此,三个财团,这个仗还得继续打。未来起决定作用的是小黄车ofo,坊间多次传出管理层与滴滴方面不合,所以未来首先会被兼并的是小黄车,最后形成类似于外卖市场的:饿了么和美团外卖。

朱啸虎称“共享单车投放量已经饱和”,摩拜和ofo快要合并了吗?

2018年3月7日晚上,朱啸虎在接受蓝港CEO王峰采访的时候曾经提到了最近套现ofo的事情,朱啸虎的大意是说如果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去打,将ofo与摩拜的竞争进行到底,那他和其他兄弟基金一定会支持到底的。(其实在2017年底,朱啸虎已经将自己持有的ofo股份卖给了阿里巴巴)朱啸虎的言外之意就是说目前ofo与摩拜不合并,坚持打到底其实并非是出于对公司整体利益的考虑,难道是有更多私人利益的考虑?朱啸虎从2007年左右开始做投资,至今也已经有10年左右了。

CEO来信君觉得他并非是一个不专业的投资人。相反他在投资过程中坚持执行了自己的投资理念,无论他有多么的激进,多么的咄咄逼人,但他都是在为了被投资的创业团队快速成长,至于其中有没有揠苗助长的问题,先不考虑,单从他为被投团队发声这一点看,他确实比其他投资人更敢说,更愿意说。紫辉投资的刚叔曾经这样说过:有朱啸虎的领域都要小心。

一个意思是说朱啸虎涉及的行业都是风口型行业,新兴事物比较多,对于投资来说不好把握,风险较大。另外一方面就是朱啸虎作为投资人本身就自带傲气和杀伤力。一旦朱啸虎和对手怼起来,战斗力还是蛮强的。朱啸虎在ofo的问题上确实有点不易察觉的小情绪,不过CEO来信君估计ofo创始人戴威也是年轻气盛,双方一起走过这么长时间,终于走到了分道扬镳的时间点,其实一旦理念不同,还不如趁早结束双方的投资关系。

街道两边停着大量的自行车,但ofo为什么看上去使用率远高于摩拜?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ofo适合小孩子骑,这一点很关键,很多时候都是大人陪孩子骑着逛公园绿道,如果没有孩子适合孩子骑的单车,就只能放弃骑行,这一点就如同看电影,很多时候不是大人想看,而是孩子想看,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大人不得不看,共享单车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是孩子的需要,一个孩子会带动一家人去骑,所以,共享单车的设计要考虑轻便、安全、大人孩子都适合骑,必要的时候可以推出孩子免费功能,从而占有市场,这一点膜拜还是要加强!。

#共享经济#ofo被爆融资10亿美元,为什么共享单车烧钱速度越来越快?

ofo又要融资,是因为共享单车,和大多数的纯互联网业务不同,是一个烧钱的生意。第一,共享单车的生意,首先要有足够量的车子的投放。小蓝单车、酷奇单车等为何举步维艰,就是因为如果你在市场上车子数量太少,用户总是找不到你的车子,就会放弃你,转投车子多的平台,这是为何共享单车逐渐向摩拜、ofo集中的原因之一。

ofo的单车成本在每辆300元左右,按照ofo的数据,2017年底计划投放2000万辆车,这总成本就要在60亿人民币。还有,ofo的损坏率比较高。今年2月,腾讯企鹅智酷曾做过一次数据报告显示,ofo初版单车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甚至高达39.3%。这说明ofo需要持续不断更新车辆,又是一笔钱!第二,共享单车还在培育期,还需要持续烧钱来吸引新客户。

中国虽然是自行车大国,但是随着汽车普及之后,人们对于自行车其实并不感冒,多亏了ofo和摩拜的持续推广,人们才越来越开始喜欢骑单车。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1886.4万人,与2015年的245万人相比,呈7倍的爆发式增长。预计2017年用户规模将达到4965万人。这些推广背后都是钱。

还要一个原因,摩拜和ofo的竞争,两家势均力敌,各有特色,打得不可开交,竞争背后就是资本竞速,谁融资多,谁就能在用户推广、产品创新、科技升级等方面走在前面,有时候领先一步,因为钱多,就可能将距离越拉越大。最近,朱啸虎、王刚等投资人频繁放风说ofo和摩拜合并,这是什么信号?说明投资人也快烧不起了,想想当年的滴滴、快的、优步中国的合并,58与赶集网的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都是资本在背后主导。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ofo  黄车  西雅图  投放  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