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自从苹果手机的刘海屏一经推出,各大厂商就开始纷纷模仿并推出自己的刘海屏手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刘海屏这样的设计呢?刘海屏其实并不是设计师刻意追求个性,而是无法做到正面全面屏幕的情况下的妥协品,虽然目前各大厂商都在推出自己的刘海屏,甚至千元机档都已经出现了刘海屏,这并不会成为一种趋势,真正的全面屏时代已经不远了。

如何评价刘海屏?

如何评价刘海屏

危险,刘海!站在智能手机行业当前的节点上眺望未来,可能你会看见由全面屏、5G、柔性弯曲屏、人工智能……等等这些精巧画笔勾勒出的美好图景,但在这中间横亘着山和大海。美好的图景终究会变成现实,但我们更关注的是谁在奋力越过山海,谁被时代裹挟着前进。站在美好的未来回望过去,可能你会发现行业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被时代推着走,步履蹒跚而尴尬。

当前的尴尬,就是全面屏风潮就吹出的怪现象——危险的刘海。苹果在2017年秋季正式推出了iPhone X,其搭载的“刘海屏”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由于目前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刘海屏”成为在现实面前妥协的产物。即使是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也不能避免。平庸的“刘海”千篇一律然而,正是这种“妥协”的产物,却引来犹如过江之鲫般的效仿,特别是漂洋过来来到国内后,时人皆以留刘海为重,蔚为壮观。

IT之家小编粗略一算,除了刘海鼻祖iPhone X,目前已经有超过20家安卓手机品牌将采用“刘海屏”,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大品牌。可以看出,历史总是“转圈式”发展,撞完背面撞正脸,虽然技术在不断演进,但智能手机市场依然甩不开“同质化”的标签。不过厂商似乎不会想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盲目跟风,互联网的存在也让信息传播扁平化,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渠道获取手机的信息,厂商也不能依靠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巧取豪夺”,现在消费者可以通过口袋里的钱来对手机厂商进行投票,而不是仅仅做一只待宰的羔羊。

战场不止“刘海屏”一种武器去年的“全面屏”热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小米MIX手机的流行以及相应技术的成熟,各大厂商蜂拥而至地推出自己的“全面屏”手机,无论是千元机还是旗舰手机,“全面屏”似乎成为了厂商们的标配,有统计机构统计2017年全世界一共发售了超过100款全面屏手机。但是到了2018年,这些手机有多少被人们所熟知并且认同呢?显然在目前国内手机近乎饱和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更加追求的是具有个性化或者性能出色的手机,采用公模制作的“全面屏”手机在热潮之后早已尸骨无存,淹没在茫茫机海中。

相信今年可预期的“刘海屏”手机也将是绝大部分手机厂商手上的利器,但可悲的是这也是这些厂商唯一能够与其他厂商相互对抗的资本,当“刘海屏”手机在市场上短兵交接,接下来比拼的就是手机背后的内涵以及科技,显然失去了“刘海屏”之后的大部分手机就像是失去了武器的士兵,在残酷的战场上只能被无情地杀戮,给人的印象便是手机厂商仅仅发布了这么一款手机而已。

IT之家在3月初曾做过一次《国产机跟随刘海屏,会影响你对他们的打分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IT之家网友对于厂商跟风“刘海屏”持有否定的态度。在这次调查中,共有6305位用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5000名用户表示对于国产手机跟随“刘海屏”的反感,占到了79.3%。在编辑部的日常讨论中,各位编辑纷纷对“刘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随后座谈刘海,刺客说:蹒跚学步时的模仿临摹不可怕,怕的是抄袭成了惯性,低成本的获取新设计成了自然而然,我们的国货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了未来出头之日。对于用户来说,完全的跟风显然不会让他们买单。那么手机厂商是不是就被拘泥于“刘海屏”而无法逃脱同质化的魔咒呢?显然不是,因为还有手机厂商在为创造新的手机外观而做着不断地努力。

创新的企业“万里挑一”在“刘海屏”的模仿秀中,还有很多厂商并没有跟随这股妖风,而稳扎稳打地继续自己的步伐,比如安卓市场的领头羊三星,我们可以看到在旗舰手机Galaxy S9/S9 中,三星继续沿用了S8的外观,主打更加强大的拍照性能,同样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三星对于“刘海屏”不感冒的背后是依靠其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海量的专利做基础,三星对于手机研发的投入可谓天文数字,而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也让三星拥有资本来对“刘海屏”说不。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刘海  多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