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曾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没有支持诉讼请求。这明确了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过程中,市场份额这个指标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同时,也说明法律应强调发展,反垄断不应绝对化地一刀切,应该考虑产业本身的特殊性。就像我们不能只看到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占据了57.7%的市场份额,比第二名的京东高出了一倍,还要看到阿里巴巴为消费者、为社会带来的益处。

市值最高的21家互联网公司,美国12家,中国9家,为何欧洲为零?

“世界有千眼,我更有明见”,我是专注于财经、教育等知识学习和传播的“千眼明见”。我信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人即帮己!欢迎大家留言点评,如果认同笔者的观点,烦请“关注”和“转发”。截至2018年底,全球市值最大的21家互联网科技公司里边,美国有12家,中国有9家,但没有一家欧洲公司。我认为,欧洲互联网公司干不过美国和中国的原因,主要是“六缺”:缺乏“源动力”优势美国本就是欧洲各国人组成的一个移民国家,建国232年的2018年的人口总数约3.27亿人,其中非拉美裔白人占62.1%。

这些非拉美裔白人大多数均来自于欧洲。英美两国说英语,其他国家的文字跟英语一样,也是由拉丁字母组成的,大家同宗同源,因此文化上也不排斥。因此,欧洲和美国,无论是在血缘关系、语言、文化等社会形态上,还是在经济结构、产业结合等经济发展水平上,都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互联网本身起源于美国,是以硅谷为核心的地带向全球扩散。

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计算机的崛起,计算机的崛起依赖于半导体芯片和摩尔定律,而半导体芯片和摩尔定律起源于1956年左右的美国硅谷。从芯片到计算机,从计算机到互联网,美国的互联网能够蓬勃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欧洲没有这段历史。中国也没有这段历史,但中国借助庞大的人口,成为全球最适合发展互联网的地方。因为互联网的高渗透性特点,具备先发优势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很容易剿灭欧洲本地的竞争对手。

缺乏文化认同优势欧盟是由28个国家组成,正式官方语言就有24种。虽然欧盟实现了货币统一,但是每个国家都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由于语言的差异和文化审查,欧洲本地的互联网公司不仅需要符合每个国家的规范,还要注重欧盟的统一规范。比如,当做一个新闻APP时就得做28个版本,还要符合当地政治、文化的限制。而互联网是高度地强调速度和运营的,欧洲的多语言环境的天然障碍,使得互联网项目的发展成本很高。

对标国内的知乎,Gutefrage是德国最大的问答平台。它比知乎早4年创立,但其注册用户仅有360万,而知乎有2亿。为了生存,Gutefrage早早就开放了大量广告位,并且在问答中插入非常多的广告软文,使得问答质量和交互体验大大下降。2017年,当问答平台的鼻祖Quora推出了德语版,强势进入德国市场时,Gutefrage的用户纷纷叛逃。

对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市场,只有资金充沛的大公司才有机会进入,小公司连生存都是个问题,更不用提扩张。缺乏人口规模优势。截至2018年,欧盟28个会员国的人口总数为5.135亿。这意味着许多国家的人口只有几百万,即便欧盟中人口最多的德国,也只有8270万,这只相当于中国“北上广深”人口数的总和。单个国家的互联网市场不够大,不足以支撑创业者给投资人讲故事、画大饼。

Leboncoin是法国用户量最大的电商类APP,用户不仅可以在上面买东西,还能在上边租房、买卖自己的二手物品,相当于中国的淘宝 58同城。这样一个全民都在用的APP,月活跃用户数只有2000万左右,占法国总人口的1/3,法国2018年人口是6699万人,这已经是它的极限了。中国的淘宝APP,月活跃用户数也是中国14亿人口的1/3,达到4.5亿。

缺乏使用场景优势。在社交方面,欧洲人更喜欢“面交”而不是“网交”。他们普遍更偏向于面对面的社交,而不是在家里玩手机社交。在购物方面,欧洲人更喜欢“验消”而不是“网购”。他们往往喜欢到店进行体验式消费,而不是向中国的“剁手党”那样去“网购”。在英国,如果不加运费,普通的“网购”,物流要三天,同时价格并不比实体店有优势。

但商场一般离自己很近,打折会优惠的更多。所以,很多在中国看来自然而然的服务,其实并不是欧洲人的实际需求,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欧洲人手机上的APP数量要比中国人少很多,欧洲人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远不如中国人。缺乏创业成本优势。高福利高税收加重了创业成本。欧洲国家的福利高,税收也相应地高。而高税收和高人员工资则加重了创业的负担。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互联网  英国  八家  知名  平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