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分众的楼宇广告出现在二个地方:办公的地方,住家的地方,那些在办公楼里出现的人,基本都是商务人士,中产白领,精英阶层,是这个社会最有消费力的阶层,也是这个社会最有话语权,最有影响力的阶层。2 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电视广告也好,报纸广告也好,是面对所有的观众的,但是分众的广告不一样,比如滴滴公司通过数据发现长沙市河西的订单量很少,他就可以只在长沙市河西投放广告,这特别适合那些需要针对某个地区进行广告投放的广告主,那些以前没有钱打全国性广告的现在可以做广告了。

还有那些做高端品牌的产品过去很难选择目标客户,但是通过分众传媒可以直接在高档的小区投放,非常精准。它甚至可以做到只在你指定的几个小区做广告,所以他对市场的细分程度,定制程度是以前的媒体无法做到的。3 消费者无法逃脱一个典型的消费者生活轨迹是这样:从家里出来上电梯,在电梯里看到分众的框架广告,到了办公楼等电梯看见分众的电视广告,进入电梯里又看见框架广告,然后下班的时候,这个过程又要重复一次。

所以这是一种深深的潜入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广告模式,消费者无法逃脱,不想看也要看。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分众开创了一个品类:户外电视广告,在过去电视广告,户外广告是二个完全不同的媒体,但是分众创新的把二个模式融合在一起,并且围绕在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出现。开创品类的,往往他的品牌也会代表这个品类。正是基于以上的优势,今天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独角兽无不在分众打广告,比如滴滴,饿了吗,美团,优信,爪子,还呗,拼多多,必要,聚美优品,等等,有一句玩笑话说要看看这个公司能不能成为独角兽,就看看他有没有在分众打过广告,或者“要找独角兽,先在分众广告里找找”。

三 分众传媒商业模式的护城河是什么?无论是小区的广告,还是办公楼的广告,分众的主要合作对象是物业,物业之所以愿意合作,第一,可以分一部分利润,第二,电梯广告好像成为了大楼里的一个标配。分众会和物业签订独家协议,意思是说我放在这里后,别的人就不能放了,那么对于这栋楼来说,其实就是独占的,垄断的。当占领了很多城市后,分众就在市场上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垄断。

面对着一些小的,地方性的对手,分众的做法就是资本整合,比如收购聚众传媒,框架传媒就是资本模式,它必须要整合对手以达到规模效应,如果他屏幕太少商业的价值就无法最大化,因为广告主越大,对覆盖人群的规模就有要求,在一个地方性的电梯小媒体和一个全国性的电梯大媒体中,大的广告主肯定更加中意大媒体,这种大客户的需求会驱动着行业不断并购,最终一家独大,其他的小的对手只能吃些汤汤水水。

实际上这是垄断生意,垄断对于客户并不好,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是获取丰厚利润的重要方式,因为有垄断就有定价权,就有高毛利,高净利润。四 分众未来的发展方向当一个行业越来越成熟,其增长会越来越慢,户外电梯行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行业,行业的并购,整合已经完成,分众已经是绝对的老大,那么分众未来的增长来自哪里呢?事实上分众走过弯路,做过多元化,导致毛利润,ROE等指标急剧下降,那段时间江南春以为自己可以放手分众了,因为在2009年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通过市场运营和资本整合分众已经是市场绝对老大,只需要顺着市场走就会获得高速发展,但事实是残酷的,他放松的那段时间分众业绩很差。

江南春在2009年回归后业绩的增长是稳定的。营业收入在2014年之后是比较稳定的,在15%到22%之间,平均18%的增长率。净利润的增长平均在30%左右,而净资产收益率呢?2017年67.65 16年70.73 15年73.2%不仅仅超高,而且是非常的稳定,这就是一个成熟的 ,具有垄断特性生意的财务表现,好生意的ROE往往都比较高。

但是在前期扩张阶段,需要大量是资本整合市场,运营市场,所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还有现金流等几个指标都不会好,分众也是这样。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投资最好等行业的格局基本确定再去投,投资风险就小很多。但接下来的问题就要回答,未来的增长在哪里?像电梯广告这种模式,其基础必须是人口集中的城市,人口密度达不到一定的程度,没有高楼,就没有分众这个模式,所以欧洲和美国其实市场并不大,因为他们没有多少高楼,但是亚洲还是很多的市场和中国类似,比如印度,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这些城市基本都是人口密集,高楼林立,亚洲还有大概23亿人口的潜在市场,这是未来分众的增长潜力。

这种增长模式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横向市场扩张,而不是多元化。就依靠一种产品,一种服务做成全球老大,比如可口可乐就是这样,这种模式的核心聚焦,优势明显,不确定性小,投资的获利能力强,风险相对多元化要小很多。当然,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习惯于看手机,是否对分众有影响?有,江南春自己也承认,但是很有限的影响,否则互联网独角兽为什么只要融到钱就在分众打广告?从财务数据来看,这几年的ROW都是70%以上,说明客户并没有降低他们对这个模式的支付价格。

分众传媒2018年的增长空间还有吗?

分众传媒的护城河坚固吗

感谢梵修_000邀请。由于我是技术性交易者,对基本面的分析不置可否,对于分众传媒在本年度的增长空间,我只理解为股票价格的增长空间,在这里我简单用趋势的角度分析一下。一.对趋势的判断:分众传媒完成一个收缩的7浪结构完整的形态,距离86根K线,涨跌5.46元,涨幅达到了65.65%。股票价格在后期的回荡中没有形成反方向的交易区间,证明价格趋势没有发生转变,而是进入一个横盘整理的态势中,这对未来价格发展特别有利。

股票价格在横盘整理完成后,进一步展开向上的突破,去追逐大级别浪3构造就有了想象的空间。二.对趋势年龄的判断:通过对股票两个阶段的对比,主浪86根K线,横盘整理76根,调整浪的周期小于主浪周期,表示调整还没有结束。股票价格可能要走一个abcde扩张性三角形结构。如果价格走势符合我们预期,未来e点就是我们最好的入场点。

分众传媒才正是走入趋势年龄的中青年时间段,我们有理由持仓到老年,到衰竭的岁数。三.未来股票价格走势的猜想:下面这个图是分中传媒的走势联想,记住这仅仅是猜测啊。可以按图索骥,不能作为持仓的依据。一旦成功股票价格的空间,这个就不猜了。四.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防范:当股票价格在完成浪e后,价格不去走3浪,而是在这里形成一个小的交易区间,那么未来分众传媒就没有所谓浪3了,而是下降开始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投分众  分众传媒  经营  内容  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