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摄影师应该都特别喜欢使用这个模式,因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手上的这部手机的iso可用范围是多少,快门到多少手持才不会手抖,是用快门折算iso划算,还是反过来更划算。而对于摄影新手来说,因为不具备这些知识,只能把这些运算交由相机的处理器去进行,但是相机它是一个不具备思考能力的机器,在某些环境下测光值和人眼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在光线变化比较大的晚上拍摄,因为整体环境较暗而且光比反差较大,就会经常出现测光不准的情况。

例如这张照片,是我在傍晚时分用手机在黑暗的火车车厢里面拍到的。 当时我用的是手动档,把画面调暗了才能拍出这种氛围感,如果用手机的自动测光来拍摄的话,整个画面肯定会亮很多,窗外面会直接过曝,这张照片的观感肯定就会大打折扣。 在使用手动模式的时候,得了解快门、光圈和iso之间的一个等值切换的关系,就是说在同一个环境下,升高一档快门,就得降低一档iso值才能获得相同的曝光,例如1/400和1/200就是一档快门,iso200和100就是一档感光度,当快门从1/400变到1/200的时候,就得把iso从200调到100。

特意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华为手机的光圈都是不可调节的,万一以后经过技术的进步在手动档中加入了光圈这个选项,那么一档光圈并不是倍数的关系,而是约等于1.414的一个转换系数,例如一档光圈并不是2、4和8,而是2、2.8和4。 大光圈 华为手机上的大光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光圈大小,例如手机拍摄界面标记的大光圈级别4和镜头的F4光圈完全就是两码事,这个大光圈级别4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化等级。

在人像摄影中,我们经常需要虚化杂乱的背景来突出主体,因此怎么利用好这个虚化等级,成为了很多喜欢拍摄人像的华为手机用户最关心的事情。根据我长期使用手机拍人物肖像的经验,拍人像的时候光圈的选择大概是这样的: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光圈才能调大,就是主体离背景远、离镜头近的时候,其他情况都需要缩小到F8光圈以下来进行拍摄。

半身人像:手机光圈最好不要开到最大,F4-F5.6这个区间就已经足够,这是拍近距离人像的最佳光圈选择,可获得不俗的虚化效果,但是又能有一定的现场感与纵深感。 例如我下面这张,我用光圈F4拍到的是这样的一个效果。 看起来非常的自然,和单反的50毫米镜头的F1.8光圈拍出来的差不多。 但是把光圈开到0.95的时候,就成了这个模样。

背景虚化到几乎全部看不见,都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照片,缺乏现场感与纵深感,作为一张人文肖像照来说,这样是不合格的。 但是如果把手机的光圈开小,例如开到F8的时候成了这样,这个时候右上角的人们穿着的鲜艳颜色衣服会有点宣兵夺主的感觉,让观感大打折扣,而F8光圈又达不到这种虚化背景的效果,于是这样也是不好的。

全身人像:这个光圈最好就是开得更小一点,这样的虚化效果才会更自然,视情况而定可以开到F8-F16,总之不会出现非常突兀的抠图效果就可以。流光快门和夜景 流光快门和夜景是两个不同的模式,之所以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讲,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是拍摄风光的利器。 其中流光快门是拍摄慢门的专用模式,这个模式会根据拍摄的素材来进行机内叠加合成,从而可以模拟后期的堆栈功能,例如调到车水马龙模式的时候,就可以拍成这种效果; 调到丝绢流水模式的时候可以拍成这种效果。

但是需要说明的就是,除非你是可以手持几十秒都不动的铁手,要不都得放在三脚架上来使用这两种模式。 夜景是拍摄夜景的专用模式,其原理是用数张相同曝光值的照片来进行叠加,从而模拟相机的B门。这个模式和流光快门最大的不同就是随着拍摄时间的增加画面会变亮,而流光快门是不变的。调到这个模式的时候得注意iso值最好就是调到一个最小值,这样能保证拍摄出来的噪点最少,画面最纯净。

徕卡相机现在在技术上依然是最先进的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客观地评价,不会顾及信仰。莱卡相机是德国精湛制造工艺的代表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雄踞世界相机王国的宝座,是相机中的LⅤ,质量上乘,但是拍体育,微距,野鸟,昆虫,莱卡根本一无是处,它是奢侈品,几十万的莱卡比比皆是,比今天的苹果手机牛多了。无论是胶片还是数字的徕卡的成像光学镜头都是一流的,但是调焦大部分是手动的,可操作性差,有时也作艺术品。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莱卡  手机  相机  旗舰  影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