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图片中看到,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植物,附近的码头船只来来往往,整体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这等情况直接打破了美国专家的言论,同时也让世人真正认识到核辐射具体的破坏力还有时间。总结:虽然说一切恶果都是日本政府的咎由自取,但是战争往往受伤的都是老百姓,希望那些那些企图发动战争的国家,好好认清形势,只有和平发展才是真正的王道!。

二战广岛原子弹,从投放到爆炸仅43秒,投弹美军飞机为何能逃生?

二战广岛原子弹,从投放到爆炸仅43秒,投弹美军飞机为何能逃生

为了加速日军投降,也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尽快落下帷幕,美军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作为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杀伤性武器,日本有幸成为揭开它狰狞面目的“见证者”。1945年八月六日凌晨,美国派出了当时国内性能最优越的B-29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这架飞机在当时被称为“空中堡垒”,此架飞机不仅拥有着强悍的载重量,更是美军众多轰炸机中速度最快的一架。

在飞往日本广岛的路上,全体机组人员保持无线电缄默,并提前穿好了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即使驾驶如此性能优越的轰炸机,并且配备如此周密的防护措施,机组仍然是提心吊胆。当时在美国本土试爆的时候,美国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至少得和爆炸中心保持十三公里的距离才能保证安全。在巨大阴影的笼罩下,谁也不知道能否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能躲过死神的追捕。

在次日八时十分,飞机到达广岛上空,在万米高空中,机长透过云层看见了广岛,此刻人们正在进行着与往常一般无二的生活,却不知道死神已经悄悄来了。 八时十四分,这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炸弹——小男孩,脱离了机舱,优雅地、缓缓地向着它的目标城市广岛进发。与此同时,飞机迅速掉头,向着远方驶去。四十五秒后,飞机的尾部受到一股气流的剧烈冲击,整个机身顿时颤抖起来,几乎无法掌控,机长几乎把飞机拉升到最高躲避冲击,所幸的是余波并没有持续很久,飞机最终安全的离开日本本土。

据当时的飞行员回忆说,先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接着一股巨大的蘑菇云随之升起。爆炸的正中心除了留下一个巨大的弹坑,所有的物体均化为齑粉,惨状一直持续到十公里的范围,甚至能看见余波过后人类尸身的残骸。一些稍远距离的人也不好受,虽然存活了下来,受到的灼伤却很严重,有的双目都被灼烧掉了,只剩下两个空洞洞的眼窝。

这么强大的威力,飞机是如何躲避的呢?别急,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 第一点呢,就是飞机的逃生距离和路线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当时小男孩的爆炸点被设置为离地面550米的高度,从万米高空到下落到五百五十米的距离至少需要四十五秒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可以让飞行员安全撤离的。也就是说飞机需要在四十五秒的时间内,飞离距爆炸点十三公里外的地方才能基本安全。

而且美国还为飞机设置了最佳逃离路线,那就是投出原子弹后,B-29需要掉头以155度的姿势反方向飞行,因为当原子弹脱仓后,惯性使然,它会继续保持一股原速度与飞机一起飞行。所以飞机必须反方向逃离。 为何不是180度呢?倒是想,做不到,因为当时飞机最佳安全的转角度数就是155度,超过了这个度不仅飞机的速度会受到影响,而且连飞机的安全都会受到影响,再就是飞机在高速情况下做出180度转向容易发生解体。

还有一点就是,在以155度飞行的状态下,飞机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冲击波首先席卷的是机尾,不至于损失机头或者发动机。第三点就是,机组人员全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级别人物,无论在专业素养还是心理素质上都是出类拔萃。而且驾驶该飞机的机长,曾驾驶美国有名的轰炸机B-17多次参加欧洲和地中海战区的轰炸行动,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突发事故处置技巧,被誉为当时美军最优秀的飞行员,当然他也是一路过关斩将,通过层层训练才终于被上层同意驾驶该飞机,并没有因为他的王牌飞行员的身份而为他一路绿灯。

第四就是B-29轰炸机性能卓越,尽管当时日军的防空系统在美军一番又一番的轰炸下沦为摆设,但是为何还是要派出如此性能优越的战机执行该任务?B-29飞机在当时享有空中堡垒之称,能拥有称号,岂是浪得虚名。没错,它是当时美国最具科技成果,最先进的飞机,是全世界排得上名号的最快轰炸机,因此,为了这次任务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完成,最终派出B-29执行此任务。

第一次原子弹的成功释放,也为第二次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足够的数据,随后的第三天,第二颗原子弹成功在长崎爆炸。后来有记者采访当年投放原子弹的两位飞行员,你们后悔投放原子弹吗?他们非常坚定的回答:从来没后悔过。此次执行任务的指挥官保罗.蒂贝茨也辟谣,别指望我会因为这次计划感到内疚,生活在谴责里,多想想南京大屠杀吧,这是因果关系。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核弹  尘埃  多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