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海思推出了麒麟910T,作为麒麟910的升级版,搭载在P7上,销量突破了700万台。同年9月,海思又推出了麒麟925芯片,较麒麟920主频有所提升,同时首次集成了i3协处理器。未来华为如果想要持续研发高性能的麒麟芯片,就只能自研架构了。

海思麒麟芯片是自主研发的吗?

海思麒麟芯片是自主研发的吗

世界是大同的,好的技术东西都会用,然后以专利费相互交流回报。当然在从商业利益上也不完全如同想的那样,但也是一种促进动力。自主研发不是自力更生闭关自守想的那样。我使用的就是P9,终于用是自主研发的芯片了。荒废耽误的时间太久了,在开发的路上许多基础知识产权已经被国外占先,尤其是硬件制造。不必与理会那些用一个成人走路的标准指责一个开始走路的孩子。

麒麟芯片有多少技术来自美国高通?

海思麒麟芯片是自主研发的吗

前面的回答关键内容没有讲清楚,我来补充一发吧。麒麟芯片集成的主要部件有CPU、GPU和基带,和高通有关系的是基带部分,CPU、GPU是华为向ARM公司购买的授权,这部分费用包括指令集、CPU内核和GPU内核授权。华为没有透露这方面的具体费用,不过可以从其它公司估算。法国芯片创业公司Greenwave 使用ARM架构缴纳的授权费是1500万美元。

有人会说,才1500万美元,真的不多啊。但是你要知道,1500万美元只是原始IP许可费,通俗地说,就是花1500万美元买一张ARM某架构的门票,进到门内,设计好芯片并生产出来后,ARM再按每颗芯片的价格收取一定比例的版税(不理解的可以想想高通按手机售价收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费模式)。华为虽然获得了ARMv8的永久授权,只是省下授权到期后再次谈判的时间而已,没什么好骄傲的(网上有人为此嗨开了),原始IP许可费和芯片生产后的版税一样都不会少。

按麒麟芯片的出货量,这两样费用怎么也得1亿 美元吧。麒麟980研发费用3亿美元,其中超过30%的钱都付给ARM,你说这个成本大不大?说完ARM,再来说说浓眉大眼的高通。麒麟芯片上,高通能和华为发生交集的就是基带了。麒麟的基带是全网通,兼容2G、3G、4G网络,未来会兼容5G。高通的CDMA通信技术是3G标准,在4G标准上占有优势,5G标准是占主导地位。

麒麟处理器是华为自己研发制造的吗?

海思麒麟芯片是自主研发的吗

海思麒麟处理器是华为研发的,但是并不是华为制造的,制造是由著名的台积电制造的,台积电在制造领域非常知名,苹果的全部处理器都是在台积电制造的。海思麒麟处理器华为研发的,从2004年就开始立项,2008年才推出第一代麒麟芯片,当时任正非还是把麒麟芯片作为一个单独子公司来运转,但是亏损了几个亿,最后决定和手机放在一个公司来制作,而且坚定的投入,最终才让海思麒麟芯片发展起来,成为媲美高通骁龙芯片的国产处理器。

海思麒麟芯片,以ARM为基础架构进行研发的,而无论是苹果的 A 处理器,高通的骁龙处理器,台湾联发科的MTK处理器,三星的处理器,都是 ARM 的处理器架构。华为的海思麒麟处理器非常厉害,已经接近高通水平,但是距离苹果的A系列芯片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一个手机公司能够和一个专门做芯片处理器的公司一争高下,就说明华为到底有多厉害了,毕竟华为每年投入超过900亿研发。

不能生产,华为麒麟芯片却依然在研发,这究竟有什么用?

即便是长期不能生产,“依然在研发”也有用啊,做技术积累、技术储备,而一个企业之所以做技术积累、技术储备就是因为认定了将来可以投入生产,工程应用、实际使用。华为当前让海思依然研发而且是持续加强研发麒麟芯片技术却有着更进一步的目的和需求。不是为了长久之后的有朝一日又能生产了,并为了在长久之后让公司得到比芯片研发投入多得多、广得多、长得多的收入,而是按“山田周平”近日报道的华为陈黎芳所预计,将很快就能生产了,将要有代工厂给生产是个“两到三年”之后的事,但海思“仍将研发两到三年”,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我觉得华为陈黎芳所说海思继续研发且持续加强的“领先世界”芯片正是麒麟芯片。

麒麟芯片设计原来正是华为的“三大领先世界技术”之一,以前由于是被领先世界的代工厂生产,而发挥过足够大、足够多的作用,其中技术上的领先世界作用在如今、未来几年仍将发挥,华为手机倒是“一机难求”了;海思需要研发的其它芯片无需多么高、多么先进、多么领先的制程,用不着研发成7纳米的以及5、3、2、1纳米的;华为在自2020年9月15日至今的不到一年时间里,最着急的就是高端麒麟芯片生产,库存在不断减少,关键是面临着即将绝版的危险。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麒麟  宁德  电池  多久  研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