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科技人员用这种方法实现了每年为法西斯德国提供100万吨合成油的创举。1955年此法传人南非,目前南非的合成能力已高达650万吨/年。弗一托合成法是以氢和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为原料,在以铁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烃类。它的化学反应机理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即通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催化加氢作用和还原聚合作用形成有机化合物。

日本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把海水转变为石油的方法。他们发明的方法有七道工序:①制备含碳元素的有机碳化物;②制备碳化物(碳与电负性比自己小的金属元素结合成的二元化合物);③制造有机碳素物质;④制造有机铅物质(含铅的有机碳化合物);⑤人工石油原料;⑥粗制的人工石油原料;⑦提纯人工石油产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价廉,原料来源极为丰富,制成的油料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等,无疑,这是一种意义重大的方法。

不久前,美国太平洋西北巴特尔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利用污泥制造石油的简易方法。他们先把下水道和河道中的污泥进行浓缩,至少使其体积减少到以前的20%。然后加入强碱,在加压的条件下,把这种污泥与强碱的混合物转化成石油类物质,然后再加工成燃料油。近代地球化学研究已经证实,藻类是生成石油的重要物质,所以从理论上讲,含有丰富油脂的藻类是可以用来制造石油的。

美国太阳能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研制成功了这种技术。用此法生产出的石油主要成分是汽油。它是将藻类通过裂化和酪基转移反应转化为汽油及其他油类。这是一种比较昂贵的制造石油技术,有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曾估计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汽油价格可高达近500美元/吨。生物化学专家估计,每克小球藻可以提供22千焦耳的能量。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与工艺水平的提高,开发利用藻类能源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大多把木材或草木、庄稼秆之类的植《物纤维素直接燃烧,这不但热值不高,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人们在想方设法提高这类物质的利用率时,发现可以用它来制造石油。在我国广东省的茂明和东北的抚顺,人们早已开展了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从富含有机质的黑褐色油页岩中提取石油的,这也应属于一种人工制造石油的方法。

从目前已经实现的方法来看,我国制造石油的原料十分丰富,价格低廉,这些方法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无疑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人造石油还有一个重要而丰富的物质来源—煤炭。在400℃高温和50~300大气压下,将煤粉与氢气混合,经过化学反应之后,煤粉几乎能完全变成液态的人工合成石油。这种合成石油与天然石油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就从理论与实践上证实了人造石油的可能性。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用煤炭生产石油,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就开始研究煤炭的加氢反应,苏联学者还采用了先将煤气化,然后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使煤气液化成油的方法。在80年代后期,欧洲国家用煤炭合成石油的成本要比当时天然石油的成本高0.5倍,但若改进工艺、扩大生产,二者则有望持平。

油价涨到了这么高,石油还可以供人类用多久,你怎么看?

第一,油价目前的位置同2014年跌下来之前的价格相比,还不算高。第二,至于石油可以供人类用多久,我们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原油有一个数据叫储采比,不同国家不一样,有十几年的,有几十年的,从这个数据看,貌似原油只能再开采几十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十几年之前的储采比也是类似的数值,但十几年过去了,全球的原油储采比依然显示还有几十年。

所以这个储采比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并不是说人类几十年后就没有石油用了。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东石油禁运时期,当时很流行一个理论,叫“石油峰值理论”,也就是说几十年后人类就没有石油了,结果从现在来看,当时的预测就是一个笑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是“石油峰值理论”的粉丝了。因为勘探开发技术在进步,石油反而是越开越多。

人类每天从地球上抽取石油天燃气,地球会有瘪下去的那一天吗?

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先了解一下地面下陷,地面下陷一般是指大量抽取地下水或大量挖掘地下土方后出现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抽掉地下水或挖走土方后,又没有补充相应的填充物进去,造成原地下空间失去支撑力而塌陷。而规模化抽取石油的施工方式与抽取地下水的工艺是完全不同的;抽取石油是利用石油比重轻的原理,一边抽油,另一边注入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会沉到油气田的底部,然后把下方的油气顶到上面抽取口,就这样慢慢的循环抽取出绝大部分的油气产物,基本上算是1:1的比例,所以根本不存在抽着抽着就塌陷的问题!这是海上油田或大型油田比较广泛采用的方式。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耗光  多久  石油  人类  资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