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戴助听器?1.对于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最大输出量不足以达到患者的听阈;2.耳道畸形患者,如耳道闭锁;3.动态范围异常降低,如5db;4.不舒服阈值异常低;5.语音分辨率低导致好的耳朵功能变差;6.接受治疗的患耳;7.耳鼻喉科医生不提倡配型;8.完全失聪没有听力的病人。

哪些人不适合佩戴助听器?

哪些人不适合佩戴助听器

助听器可以帮助听损患者听到以前所听不到的声音,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感受到,聆听到这个美好的世界。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佩戴助听器,在听损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并不能适应助听器的佩戴,助听器无法对他们产生帮助或者说不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帮助。哪些人不适合佩戴助听器?1 、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最大输出不足以达到患者的听阈;2 、 耳道畸形患者,比如耳道闭锁;3 、 动态范围异常缩小,比如 5db ;4 、 不舒适阈异常低;5 、 言语分辨率低导致好耳功能退化;6 、 正在治疗中的患耳;7 、 耳鼻喉科医生不主张选配者;8、没有听力即全聋患者。

9、三个月以内的突发性耳聋,建议您发现后尽快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听力稳定后,才可以选配。10、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活动期,均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后再选配助听器;11、最近发生的耳鸣或单侧耳鸣;12、伴有发作性眩晕的患者;13、对助听器没有合理的期望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助听器后续的适应和佩戴;14、过分看重打折、不注重专业调试和康复指导,即使花了很便宜的钱买了技术含量很高的助听器,也会造成效果不好而不能坚持佩戴;15、家人不能积极配合,操之过急或者对患者本人造成负面打击的。

那么,助听器适用于哪些人群呢?对此,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了这一疑问:1.听力下降的老年人老年人听力下降需要及时佩戴助听器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听力系统机能也日趋减弱。部分老年人因听力下降减少与人交流,心理变得孤僻,甚至老年痴呆,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尽早佩戴助听器,老年人尽早佩戴助听器不但能够减缓听力损失程度,维持正常听力活动,而且能避免老年人晚年生活受到影响。

2.聋哑人群聋儿和成年聋哑人群需要佩戴助听器对于聋儿应当做到早期干预,即早诊断发现、早佩戴助听器和早进行聋儿听觉语言训练,可以使孩子比较理想的恢复听力和提高语言能力;对于成年聋哑人,首先要准确测试出患者的听力,确定是否还有残余听力;对于已经没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可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的方式提高听力;对于有残余听力的聋哑人,更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以提高听力。

3.双耳听力损失佩戴助听器可听到声音的双侧耳聋病人都可以佩戴助听器原则上讲,耳聋分为两大类:向内耳传递声音有障碍的称为传导性耳聋;内耳感受声音部分及听觉神经有毛病的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上两种情况,均可通过不同性能的助听器及专业的听力康复训练提高听力。单耳听力损失有些耳聋患者认为单侧耳聋不用佩戴助听器,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因为单侧耳聋不光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还会损失另一侧耳朵的听力。单侧耳朵进行听力活动会耗费更多精力,使该耳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听力受损。建议单侧耳聋患者一定不要忽略这一问题,尽早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测试听力,选配助听器。一些老人佩戴助听器之初,会反应一下子会听到很多杂音,由于一时接受不了,很多老人就将昂贵的助听器束之高阁。

其实,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助听器的问题,因为老人大脑皮层退化,加上耳朵听力功能退化,老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声音的分辨能力也下降了。如果老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建议在选购助听器前,一定要找专业机构的验配师检测一下自己的听力曲线。佩戴助听器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的,要先在安静环境下聆听,一个月后才能到嘈杂地方聆听。如果老人实在不能适应,现在有更高端的助听器可以只放大人说话的声音,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购。

住宿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

住宿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

关于住宿生能否配手机上学,我感触颇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解答!一、关于住宿生。为了追求优质教育,许多小孩子在家长的精心策划下,从小就背井离乡,踏上了异地求学之路,学校为了迎合市场,特别是私立学校,聘请了大批专职保姆,当起了临时妈妈,小小住宿生从此诞生。记得我读书时,是到了孩子有一定独立自主能力的初中生涯开始的。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考研  佩戴  大学生  几种  手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