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巨幕也加强了与好莱坞以及国内多家制片商的合作,定制专供中国巨幕的电影版本。总结一下,单从画面效果来看,杜比影院比IMAX更好,因为它能营造出更加强势的环绕声效果,同时对比度、亮度以及色彩方面也更为出色。但不可否认,由于造价过高等问题,至今杜比影院的普及度都很低,想要观影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

IMAX,由IMAX 公司打造的巨幕影厅,给人以超乎想象的沉浸感,简单来说,当你想要酣畅淋漓的观看一场电影时IMAX无疑是不会后悔的选择。中国巨幕:中华巨幕旗下的巨幕厅,屏幕大,票价低。与之类似的还有上影投资的“东方巨幕”、保利 POLYMAX和韩国 CGV 巨幕。Real-D 6FL:获得Real-D认证的3D影厅,亮度可保持在6FL,即好莱坞倡导的3D标准亮度(超过业内普遍的4.5FL),在此亮度下,放映画面将更接近真实。

4K:可放映高清影片的影厅,即分辨率达到4096X2160,需要特制片源。杜比全景声:可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供给观众真正的环绕声效果,很多IMAX及3D厅都有此配置。LD:出自卢米埃公司之手,配有杜比全景声和低音震椅,这种座椅除了能让观影者更加舒适以外还能突出观影时的震撼感。卢米埃LD厅看个电影还这么复杂?宝宝要闹了!别急,其实这些名称都代表着一项特点,有些专攻视觉,有些则将重点放在听觉方面,有时一家影院会兼顾上述几条标准。

有谁还记得老济南的电影院都有哪些,现在幸存的电影院还有吗?

关于老济南的电影院 ,我来说一下,不过说的肯定不全。我是天桥区的,对北边的电影院比较熟悉。最有名的就是光明电影院了,直到前几年才拆掉。再往北基本都是一些企业俱乐部了,如国棉二厂俱乐部,国棉一厂俱乐部,汽车总长俱乐部,国棉四厂俱乐部;往西有军工俱乐部,煤矿俱乐部,再往西我就不了解了。 往南走就多了,铁路文化宫俱乐部在火车站广场西侧;过去天桥往东走在经二纬一路原来的新市场,有一家胜利电影院,这一家消失的应该比较早。

然后往西走在小纬二路和经三路口有一家济南最早的电影院叫“小广寒”,建于1904年(1906年开始营业),原建筑是砖木结构,能容纳500多人,分上下两层,楼上是能容纳留人的小包厢。小广寒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影院之一,甚至比北京、上海出现第一家电影院的时间还早,也是目前国内现存影院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再往西就是位于经二纬三路通惠街的北洋大戏院,1905年建立,历经一百多年,如今依然对外开放,主要是戏剧演出。

自二三十年代起,著名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毛世来,金少山。马连良,谭富英,高庆奎,奚笑伯,李万春,裘盛荣,叶盛兰,杨宝森,张君秋,袁世海。方荣祥,小白玉霜,新凤霞,常香玉,牛得草,王文娟,徐玉兰,侯宝林,马季等,都曾在北洋大戏院演出。该剧院在海内外梨园界和广大戏迷中享有较高声誉。 往南走就到了大观园了,大观园里面有两个电影院,大观电影院和大众电影院,我很多年没去大观园里面了,不知道大观电影院还有没有,不过大众电影院早就拆了。

然后往西走还有一家职工剧院,在经三路上和瑞福祥布店挨着;记得九几年还着过火。 再往西就是西市场的和平电影院了,现在已经改成商场了。顺着经四路往东走,人民商场东侧有一家中国电影院,建于1954年8月,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带——经四路与顺河街路口,占地1000平方米,是济南市重点影院,票房收入多年保持在全省前10位。

建筑为民族风格,宏伟大方,是济南市20世纪50年代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屋顶横梁跨度达24米,全是木结构,一根柱子都没有。螭吻是和平鸽造型,蕴意呼唤和平。2009年初被拆除,原址计划修建万达广场,引起有关专家和广大市民的强烈不满。 再往东走,共青团路有一家大同剧场,1985年就停业了;往东文化西路有一家山东剧院,不过我没进去过,应该和北洋大戏院一个性质,以演出戏剧为主。

历山路上还有一家,历山剧院,太远我也没进去过;南门大街还有一家济南剧院,不好意思也没进去看过电影。我能记住的就这些了,我这个年龄段的有印象的大概就是这些,至于建国前和建国后经营时间不长的,我是不知道了。应该老一辈的至少60往上的应该知道的更多。印象很深的就是上小学的时候,放暑假或者寒假学校里会让我们买一些学生优惠票,很便宜,就几分钱一场,拿着优惠票换电影票去光明电影院看电影,很过瘾的。

还有就是看露天电影。我们在无影山离炮兵连比较近,部队里经常放电影。到了放电影的时候,大家都搬着凳子去看。当时我很好奇。放映机的灯光照在幕布上放映电影,真是太神奇了。调皮的孩子跳起来挡光,小脑袋在窗帘上被照亮。有的孩子好奇的往窗帘后面看,后面看到的是相反的情况。总之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怀旧!现在电影院越来越先进,3D立体,高分贝音响。很震撼,但是我享受不到。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院线  股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