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到2011年,我在县直一个局当副局长的时候,我那位局长就让我感觉到恶心。他自己的仕途不顺畅,把气撒到我们副职的身上。举两个例子吧,都跟车有关。先交代一下他仕途的不顺畅吧。他是我们县比较早的正规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他之前的经历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他从政协办公室主任到了一个小小的县工业园区当主任,然后又调到我所在的那个只有9个编制的小局当局长。

例子1:他刚到我们局当局长后不久,就宣布一个决定。因为用车这件事,我们局的另一个副局长当场和他在办公室拍桌子。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的时候,他说,从今往后,单位里的那辆唯一的公车(手动档,2001年产的白色帕萨特)除了正常的公务用车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那时候还没有公车改革,很多单位的领导都是把单位的公车当私家车用的,不管是上下班,还是周末外出,假日旅游都用。

很普遍的现象。按理说,作为一个局的局长,一把手,局里只有那么一辆公车,其他人不能用很正常。可是,我们局长大人平常都是开自己的私家车,那是一辆新买不久的黑色凯美瑞,这也让我们不理解。我作为后进去的副局长,平时我当然是没有资格去碰那辆车的。我也知道这一点。可是,先进去的另一位副局长发现一个问题之后,就不乐意了。

什么问题呢?就是单位的司机,经常周末把车开走。补充一下,那个司机是局长从工业园区带过来的,属于单位请的临时工,没有编制的。发现了几次之后,那位副局长直接发问局长,你说平常不给大家用车,为什么你的司机(其实是单位的司机)经常周末把车开走?那位局长说可能是司机开去修理厂检修车子。那位副局长当场就拍起了桌子。

他说:你的鬼话,只你自己才相信,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你们俩种了几十亩的水果,周末肯定是开出果园做事了。还有一个事我得说明一下。那时候,我们全县都大力扶持水果种植,还专门下发文件鼓励干部职工带头种植水果。私底下, 我们都叫我们局长是“某千万”,意思是他家有钱,其实我们都知道,他还承包了300多亩的山头种植桉树。

确实,他有生意头脑。局长无话可说,后来,那司机周末也不敢把车开走了。再后来,那位副局长自己买了一辆神车,全国人民都知道的面包车。例子2:2011年底,县委组织部把我调到县委办当副主任。也不知道局长是什么心态,说过度那几天,我可以用几天车子。好家伙。我刚到县委办报到的第3天,由我牵头组织县里的一些领导,以及县直部门的一些领导,下午要到兄弟县走访。

什么是庞氏骗局?著名的案例有哪些?

庞氏骗局就是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用新投资者的钱去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和短期回报,制造出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庞氏骗局的实质是资金流的时间游戏。全球范围内最著名的案例是纳斯达克交易所前主席麦道夫的金融诈骗案,国内比较著名的有E租宝、善心汇、云联惠等。历史上存续时间最久的庞氏骗局:麦道夫金融诈骗案麦道夫是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前主席,他可谓是真正的“庞氏天才”,他的庞氏骗局居然持续了20年!20世纪80年代,麦道夫成立了一只私募基金,由于真正进行股票交易之后达不到对客户承诺的收益,他觉得很丢脸,于是转念就决定干脆就不交易,改成庞氏骗局应该更“靠谱”。

然后他通过缜密的计算,发现只要把年化收益率维持在10%左右,就可以保证资金池永不枯竭。于是这场资金流的时间游戏就被他严格的控制住每年只流出15%以内,同时又因为他能保证每年都有稳定的收益,所以又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投入。就这样“抓大放小”,人们又出于对主席的信任,他的这只基金就这么运作了20年。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那些投资人不得不向麦道夫大额赎回本金,麦道夫遭遇了挤兑危机,这才把庞氏骗局的本质给暴露了出来。

麦道夫20年间总共诈骗了500亿美元,最后被判刑150年。国内的著名案例1. E租宝E租宝效仿国外搭建了一个P2P平台,P2P是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但其实国外的P2P仅仅是作为一个中介机构,一个信息平台,帮助资金的借贷双方进行需求匹配。但是E租宝并不单纯,E租宝本身并没有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放收益的资格,但它就是骗取了广大客户的存款,假装匹配给有需求的借款方,实际上资金都在自己手上,然后再回报一定的高收益。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租宝  四大美女  高管  领导人  当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