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知乎比较多的人应该对知乎的发展比较熟悉。我选择知乎,一方面是因为我之前关注的优质回答者都留在知乎回答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知乎的用户数量增加了,话题拓宽了,在不同社会阶层用户的思维碰撞下可以发现新的东西。于是不甘堕落,应对应运而生。知识付费模式的开启,表达了知乎想要突破现状的愿望。这种做法无疑预示着理性和高端的保留会越来越大规模,观念盲目的群体在这种模式面前很可能会望而却步。毕竟无所求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希望这个模式或者更多的衍生模式能开始带动知乎走出目前四相的状态,如果从此不再有知乎刷知乎是否有害的话题,大概也是知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了。

如何看待知乎APP?

如何看待知乎APP

知乎中有很多所谓的公知知乎的初衷是好的,如同一个更为高端的论坛以及问答平台,其内容更符合现当代年轻人的关切,里面也有很多优质的回答,比如我个人就经常通过知乎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发展动态,里面有很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解答,可以说是拓展了眼界,也确确实实的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近期知乎上存在一些歪风邪气,一些人假装公知,通过编造扑朔迷离的故事让人摸不到头脑,比如曾经有人问年薪100万在北京过的如何,在一些所谓的公知的回答中,这一百万几乎过不了温饱线,这种风气在知乎中有发展的趋势。

还有一些则更加令人忧虑那就是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引导。在涉及某些敏感的政治向的问题时,一些公知公然带节奏编造故事反党反社会,这背后究竟是什么人在作祟我们不得而知,可以毫不夸张的讲,由于知乎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影响力,已经有西方和平演变势力,通过文字去错误的引导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我认为对于知乎,我们采取的还是那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洁身自好,明辨是非。

很多人觉得知乎不再理性和高端了,你会逃离知乎吗?

很多人觉得知乎不再理性和高端了,你会逃离知乎吗

不会,但我刷知乎的频率变少了和以前相比,知乎确实变得看起来没那么理性和高端了。从前刷知乎的界面,10条问题里面,至少有78条能看见深度的高质量回答,而现在很多时候刷了半天都看不见这样的回答了。但哪怕是这样的知乎,在和其他平台的对比之下,依然可以称得上是高质量问答社区的佼佼者。全靠同行衬托......让知乎变水的原因,除了劣币驱逐良币外,还有平台上原本的优质答主走上商业化道路,让答案朝着个人利益发展。

再加上各类自媒体和自由撰稿人活动频繁,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让答题变得功利了。我选择知乎,一方面是因为以前关注的优质答主依然留在知乎答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知乎用户增多,话题变广,在社会不同阶级理念用户的思维碰撞下,能发现新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有点平权的意味。即,精英不再高高在上,平民也有发声的权利,平民的声音也应受到重视。

用多了知乎的人应该熟悉知乎的发展历程。几年前娱乐信息产业喊没有目前发展得如此兴盛,知乎还是一个知识精英和干货达人的聚集地,一般小白简直都是不敢随便发言的状态,而几年后的今天,刷知乎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低门槛的消遣方式,娱乐八卦话题在知乎无限繁衍,各类与干货毫不相关的生活话题也成为了知乎推荐的主力论点,回答评论逐渐变得无营养,形形色色的人在屏幕背后发表着一些近乎可笑的言辞,知识辩论变成了当众撕逼,如此看来知乎似乎已经失去了初心的味道。

但知乎的变化也是跟着时代走的,要公开,要接受后果。于是不甘堕落,应对应运而生。知识付费模式的开启,表达了知乎想要突破现状的愿望。这种做法无疑预示着理性和高端的保留会越来越大规模,观念盲目的群体在这种模式面前很可能会望而却步。毕竟无所求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希望这个模式或者更多的衍生模式能开始带动知乎走出目前四相的状态,如果从此不再有知乎刷知乎是否有害的话题,大概也是知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了。


文章TAG:知乎封号多久  知乎  封号  逃离  多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