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进军造车行业也吸引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新能源,但是现在,新能源电池的长期问题和充电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于企业来说,就像马云说的,每个组织都应该有一个愿景和战略,应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马云和阿里没有直接涉足造车的硬件,但用另一种方式完成汽车的布局,其实更明智。阿里想做的是未来汽车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获取用户的大数据正是他想要的。相比腾讯和马花藤的分钱方式,我更看好马云切入造车生态的出发点。

为什么很多大企业都要进军造车?如何看待小米进军造车的事?

为什么很多大企业都要进军造车如何看待小米进军造车的事

大家好我是朵妞妈妈也是刚入行不久的汽车销售人员,今天我们领导从厂家开会回来,下班例会还在讲这个问题,小米也来造车,好几个行业都进军汽车,所以说老同行竞争激烈新同行又往里挤,倍感压力,让我们都抖起精神把市场做好,把工作认真做好!小米进军造车也是看上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新能原了,只是现在,新能源电池长久问题和充电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如果这个商业链接好了,很快不久的将来就会新能源遍地跑,这是一块新鲜的肥肉,谁都想分一杯羹,有钱的大企业,不缺的是钱,有钱就要投资挣更多的钱,分析下小米老总还是蛮厉害的。

马云为何不愿掏腰包造车?

马云跟阿里巴巴并不是一直对造车这件事不感冒,并且随着手机这个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互联网大佬们其实都清楚,汽车其实最有可能会继手机智能终端后下一个风口,马云其实早已经布局了,只不过可能大家遗忘了。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两家公司就已经宣布建立互联网汽车的合作,并且有新闻显示阿里还与上汽集团合作建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这些统统都说明阿里巴巴与马云比我们想象中更早的介入了汽车制造领域。

之后上汽集团开始逐步放弃了运用多年的上汽inkaNet版,开始转向与阿里合资的斑马智行基于阿里云OS的智能系统,集成阿里巴巴集团的yun 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以及上汽集团的整车与零部件开发汽车服务贸易等资源,开放融合互联网和大数据,围绕用户的车生活,整合双方线上线下资源,提供智慧出行服务。

之后,SAIC推出了搭载SAIC和阿里车载智能系统的车辆,如荣威RX5、荣威i6等都是专注于互联网属性的车型,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热门的荣威RX5,每个月卖2万多,这些车上的智能系统都集成了阿里的大部分业务,比如支付宝虾米音乐高德地图,基本都是阿里旗下的。阿里的业务会不会通过未来的汽车智能终端整合在一起达成一个生态,算不算阿里造车成功?对于企业来说,就像马云说的,每个组织都应该有一个愿景和战略,应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马云和阿里没有直接涉足造车的硬件,但用另一种方式完成汽车的布局,其实更明智。阿里想做的是未来汽车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获取用户的大数据正是他想要的。相比腾讯和马花藤的分钱方式,我更看好马云切入造车生态的出发点。


文章TAG:哪些企业家造车  造车  小米  企业家  看待  进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