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黄曲霉毒素杀不死。一旦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存在于食品中,普通加热很难分解。只能通过早期预防,后期清除,尽可能的减少。有些微生物能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乳酸菌能将黄曲霉毒素B1代谢成黄曲霉毒素B2,从而降低毒性1000倍以上。

陈皮会产生黄曲霉素吗?如何辨别陈皮是否有黄曲霉素?

陈皮会产生黄曲霉素吗如何辨别陈皮是否有黄曲霉素

新会人来回答一下。一说起黄曲霉素,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说起其危害。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也分为多个种类,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动物肝脏的破坏性极强,常常被认为是诱发肝癌的主要是物质之一。在致癌这点上,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它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定,黄曲霉素被定为1类致癌物,即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1毫克是多少概念呢?我们曾经使用的1角硬币,重量1.15克,也就是说,这1毫克大约就是一枚1角硬币的千分之一。而最让人头疼的是,这种致癌物还经常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很多发霉的食品中。

而题目提及的陈皮是否含有黄曲霉素,在陈皮发霉的情况下,就可能携带黄曲霉素了。黄曲霉素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剧毒物质为什么说黄曲霉素常见?我们举例说说,如我们的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而更神奇的认识,例如牲口吃了这种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如果动物没有病发或者死亡,而是直接送到我们餐桌上,那么黄曲霉素也会经食物链转移到人体上。

目前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偏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极大的危害到了人体健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发苦坚果发霉大米不勤洗不晾晒的砧板筷子久泡的木耳以及小作坊磨油等,都可能含有黄曲霉素,需要十分注意。陈皮的黄曲霉素多生产在内囊对于陈皮来说,特别是南方的陈皮,受潮发霉是常见的事情。

特别是对于新皮,也就是3年以下的陈皮,特别是12月成熟的大红柑皮所制成的陈皮,其陈化过程尚没完成,内囊的纤维厚度大,容易吸收水分,而且糖分含量也高,因为大红皮发霉的情况多见。而发霉的陈皮跟发霉的水果一样,也会在黄曲霉菌的作用下,导致黄曲霉素的产生。但并不是所有发霉的陈皮都有黄曲霉素。陈皮的发霉也有很多情况,有些是白色霉菌也是初期的霉菌,那就没含有黄曲霉素。

也有绿色的霉菌,那就是我们常见的青霉素。而黄色的霉菌,就是会有黄曲霉素的产生。但无论如何,无论是白色霉菌还是青霉菌还是黄曲霉菌,一旦发霉的陈皮都不建议再吃用。陈皮中的黄曲霉素无法去除,一旦发生只能作丢弃处理很多人就说了,把陈皮放在高温水里面煮30分钟,不就可以煮熟黄曲霉菌吗?的确,黄曲霉菌你可以煮死,但黄曲霉素你却无法消除!一般的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素破坏,是因为黄曲霉素裂解温度约为280,只有达到280的时候,才能灭活,一般的烹饪方法都达不到这个温度。

目前即使是消毒碗柜都不行,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也有一定的抵抗力。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就是黄曲霉素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一类化学物质,是黄曲霉或其他霉菌的代谢产物,所以我们不能说杀死黄曲霉素你只能说杀死产生它的母体黄曲霉菌,然而,黄曲霉菌活体的死亡并不能减少已经产生的黄曲霉素,对于已经感染了黄曲霉菌的食品,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扔掉,不要妄想通过普通的加热杀菌就能安全食用。

如上所述,黄曲霉毒素杀不死。一旦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存在于食品中,普通加热很难分解。只能通过早期预防,后期清除,尽可能的减少。要防止黄曲霉毒素产生,防潮陈皮是关键。为什么防潮陈皮很重要?除了陈皮的老化环境,防潮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发霉。陈皮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发霉就不能吃了。


文章TAG:哪些地方存在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  陈皮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