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市场,只有资金充沛的大公司才有机会进入,小公司连生存都是个问题,更不用提扩张。缺乏人口规模优势。截至2018年,欧盟28个会员国的人口总数为5.135亿。这意味着许多国家的人口只有几百万,即便欧盟中人口最多的德国,也只有8270万,这只相当于中国“北上广深”人口数的总和。单个国家的互联网市场不够大,不足以支撑创业者给投资人讲故事、画大饼。

Leboncoin是法国用户量最大的电商类APP,用户不仅可以在上面买东西,还能在上边租房、买卖自己的二手物品,相当于中国的淘宝 58同城。这样一个全民都在用的APP,月活跃用户数只有2000万左右,占法国总人口的1/3,法国2018年人口是6699万人,这已经是它的极限了。中国的淘宝APP,月活跃用户数也是中国14亿人口的1/3,达到4.5亿。

缺乏使用场景优势。在社交方面,欧洲人更喜欢“面交”而不是“网交”。他们普遍更偏向于面对面的社交,而不是在家里玩手机社交。在购物方面,欧洲人更喜欢“验消”而不是“网购”。他们往往喜欢到店进行体验式消费,而不是向中国的“剁手党”那样去“网购”。在英国,如果不加运费,普通的“网购”,物流要三天,同时价格并不比实体店有优势。

但商场一般离自己很近,打折会优惠的更多。所以,很多在中国看来自然而然的服务,其实并不是欧洲人的实际需求,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欧洲人手机上的APP数量要比中国人少很多,欧洲人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远不如中国人。缺乏创业成本优势。高福利高税收加重了创业成本。欧洲国家的福利高,税收也相应地高。而高税收和高人员工资则加重了创业的负担。

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的崛起,离不开庞大的快递员队伍,中国既有人口红利,又有廉价劳动力,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能够崛起的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中国23省份城镇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在 5万人民币左右,换算成美元是7000美元,而欧洲发达国家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6倍。对标美团,创立于2012年的Deliveroo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外卖平台,其logo跟美团一样也是袋鼠。

为了支付骑手的高成本,Deliveroo的每一次配送都会向用户收取2.5英镑,相当于22元人民币的配送费,高额配送费注定了外卖在欧洲不会是一项大众的服务,而Deliveroo目前也主要针对高端餐厅进行食品配送。截至2018年底,Deliveroo的估值是4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的美团市值高达592亿美元。

缺乏生态业态优势低意愿创业和投资导致业态偏保守。高福利容易让人满足于现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创业的意愿。除了创业意愿低,创业环境也不乐观。据报告,欧洲的投资人总体相对偏保守,期望创业者能够实现盈利才逐渐投入资金。欧洲公司每个阶段的融资额都低于美国公司,两轮融资间隔的时间也长于后者,欧洲的风投数量要远小于中国和美国。

这在中美是不可想象的,亚马逊上市6年后依然持续亏损,贝佐斯在这种情况下还毅然选择发行二十亿的债券继续投入建设仓储物流系统。由此造成的一种局面是,欧洲互联网公司成立两三年,等开始盈利准备去拉风投市,中国的“拼多多”们已经利用这个时间实现上市了!也正是由于这种不易融资的创业环境,再加上高昂的劳动力成本,限制了欧洲电商、O2O等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欧洲的许多创业公司偏向于2B业务,偏向于为企业提供各种在线服务,因为2B业务比起2C业务有更为稳定的现金流,但这种业务也更保守。“世界有千眼,我更有明见”,我是专注于财经、教育等知识学习和传播的“千眼明见”。我信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人即帮己!欢迎大家留言点评,如果认同笔者的观点,烦请“关注”和“转发”。

中美有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感觉欧洲却没有较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呢?

有位学者说过:“欧洲的孩子可能更有教养,但美国的孩子可能最终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去探索新的事物。”我想这是一个文化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在欧洲的大学都能闻到保守的味道)欧洲国家都太小了,虽然联合成了欧盟,但是其间的文化、经济和民生方面的壁垒依旧坚不可破。任何一个科技公司的发展都少不了市场和资本的支撑,而国家就是其最坚实的后盾,参考一下现在的20强科技公司,大部分都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特征就是国土和人口多,有超级政府支撑。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互联网  资讯网  欧洲  数据  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