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犯罪人数还是犯罪率,美国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第二个数据:2019年,美国枪击死亡人数高达39052人。一年365天,每天平摊下来就有107人。看来枪支自由,真的是一种灾难。第三个数据:2019年,美国吸毒率8.2%。而毒品带来的连锁犯罪,数量可能比枪击案更加惊人。除了枪击和毒品犯罪,还有特朗普时代的非法移民、暴力犯罪等情况,监狱建设的速度跟不上犯罪增长的速度这么恐怖的犯罪,带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罪犯该关押到什么地方?最初,美国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增加床位。

比如,原本的2人间,现在变成了20人间。就这,外边还有一群人等着往里面塞。通过加设床位,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但后遗症很麻烦。美国是一个标榜“人权”的国家,犯罪分子也有“享受”的权利。增加床位后,监舍变得拥挤不堪,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于是,很多罪犯要求改善住宿条件。怎么办?不能任意加床位,那就只有开设更多的监狱。

但这样一来,纳税人们不乐意了——我们纳的税,是为了改善教育、医疗、民生福利的,不是给这些“人渣”改善住宿条件的。一时之间,很多州政府左右为难。怎么办?没有底线的美国佬很快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监狱外包。1986年,田纳西州率先建立私人监狱。第一家私人监狱来不及建设,就临时租赁了旅馆,安保人员是招聘的服务生,完全把监狱当酒店来经营。

随后,越来越多的州开始把监狱外包出去,甚至出现了CCA,GEO这样的监狱巨头。私人监狱的出现,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先说好处吧。私人监狱,本就是帮助各个州政府解决罪犯人员关押问题的,通过市场化手段为政府排忧解难。这样一来,关押问题解决了,纳税人不闹了,政府自然也就满意了。但坏处呢,随便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私人监狱的本质是企业,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什么?是赚钱!怎么赚钱呢?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减少成本,通过收入和成本的巨大落差来获取巨额利润。怎样才能增加利润呢?1.赚政府补贴,州政府会根据关押的人头数增加补贴。得克萨斯州的私人监狱,每人每天补贴30美元。这就意味着,关押的犯人越多,政府补贴总额越多。怎么才能关押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呢?办法很简单——扩大入狱的口径。

比如2011年,宾夕法尼亚州的几个法官收受贿赂,把3000个无辜高中生送进了监狱。同时,为了减少开支,很多私人监狱将政府的补贴扣押,只留一小部分用以维持犯人的生存。2.增加等级服务。同样的监狱,不同的待遇。想要住得开心,吃得白胖,那就得加钱“升舱”,享受VIP待遇。比如洛杉矶某大款,判刑8年,每天给监狱100美元,享受着单人间、席梦思还有小彩电,住个牢跟度假一样。

为了凸显VIP的优越性,监狱里各种东西都得收费。喝水要钱,加菜要钱,连听电视声音都得要钱。这种等级服务,对富人来说是享受,但对穷人来说可是个坏消息。难以下咽的饭菜,甚至是腐烂的食物,是穷犯人的礼遇。3.劳动改造。普通犯人在监狱吃不饱,睡不好,为了让他们参与改造,美国人找了个堂皇的理由——为了帮助犯人更好地适应未来自由社会的生活,所以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监狱再就业。

这理由是真的妙,连一贯主张“自由”和“人权”的美国媒体都哑口无言——人家监狱不是劳动力剥削,而是为了让这些犯人出狱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进而减少犯罪。有了名头,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私人监狱大肆从工厂接受订单,不管是某洋快餐的工作服,还是某果的电路板,只要有钱赚,各种订单都可以接,反正劳动力充足,而且免费,最重要还不用交税,不用买各种保险。

在利润的驱使下,美国诞生了几家上市的私人监狱公司。其中,最大的CCA公司10年前就年利润将近20亿美元。私人监狱有多赚钱,大家可想而知。有作家形容,美国私人监狱就是“有钱犯人的天堂,没钱犯人的地狱”,本该成为公益事业的监狱成为了商人赚钱的工具。在利益面前,私人监狱公司一步步丧失着底线,将来恐怕会越来越畸形。

美国的推特和中国的微信,有什么区别?

其实推特与微信的功能是截然不同,推特的功能是公开发布,而微信则是私密分享。推特属于点到面即时通讯工具,适用于发布信息等功能。美国发明了推特,并依托于美国对于世界互联网的控制,在全世界推广,这是一种由点到面的即时通讯工具,一个中心点可以向整个社会面360度的发射信息,各个点也可以直接与这个中心点进行沟通,打个比方比如某明星在推特上发布一条消息,著名这个消息可以在互联网上上360度的扩散,阅读这个消息的人越多,这个消息的扩散速度越快。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新兴  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