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有很多设备和机器是国内生产不出来的,比如。实事求是地说,它实际上是垄断,因为在中国没有替代品与之竞争。所有工业产品中,低端的基本可以自己制造,高端的还不能制造。专业软件领域,国内没几个人能提供……比如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的智能制造。

哪些专业软件,国内还做不了,请举例说明?

有哪些专业软件,国内还做不了,请举例说明

一个从事专业设计十几年的老生,看到你这个问题真的很扎心。在专业软件这一块,国内基本上少有人拿得出手的…比如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的智能制造领域。从最开始的模具设计编程,所用到的UG PROE 到现在工业自动化里面建模用的solidworks catia 再到现在非常火的仿真软件,达索旗下的delmia 西门子旗下的pdps 这些软件功能的确强大,价格也非常昂贵,动辄几万几十万的。

之所以能卖这么贵,往好的说是知识产权价值无限。往现实一点说其实就是垄断,是因为国内还没有拿得出手与之相抗衡的替代品。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无论是从软件到硬件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都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差距…需要你我这里的人共同加油。回答很客观,因为现实的确很残酷,希望能够帮到你。

还有哪些工业产品是中国目前无法制造的?

还有哪些工业产品是中国目前无法制造的

在所有工业产品中,中低端的基本上可以实现自己制造,但是高端的还无法制造。在2018年,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国内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由此可知,国内不能自产的设备和机器还有不少,比如:超精密抛光机,极紫外EUV光刻机,扫描电子显微镜,高精度机床等等。超精密的抛光机。众所周知,基片是制造CPU,而基片对表面的平滑度要求极高,抛光就是基片制造的最后一环。

要抛光基片就必须有高精度的抛光机,而当下高精度的抛光机也只有美国和日本可以制造。抛光机的核心部件就是磨盘,磨盘的要具有精确的热膨胀系数,可以满足自动化操作的纳米级精度,精度极高的研磨面等性能。当抛光机高速旋转时,磨盘的热变形误差必须保证在纳米级别。而磨盘的表面的高精度也是难点,还要保证制造出的磨盘表面平滑度在误差范围内。

那么问题就是用什么材料制造出的磨盘符合以上的技术要求,美日两国的磨盘材料可是个秘密。扫描电子显微镜。材料科学的发展根本离不开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其被用到材料,化学,生物,医学,半导体,冶金等多种领域。就拿最基础的材料科学来说,其发表的绝大多数文章都要用到扫描电子显微镜提供的信息。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难点就在于高质量的电子光学系统。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是由电子光学系统收集电子枪产生的电子光斑决定的。斑点越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如今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可以高达1纳米,这就需要电子光学系统将电子束收集到1纳米。电子系统能否精细地集中电子束,不是由一个或几个部件决定的,而是由所有部件决定的。所以,需要整理。


文章TAG:哪些 应用 国内无法  做不了  国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