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周围病变:包括肛门周围瘘管、脓肿形成及肛裂等病变。腹部包块: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2)其他部位的症状克罗恩病会引起出消化系统以外的全身和多系统表现。发热:这是较为常见的全身表现,间歇性低热或中度热度常见,少数呈弛张高热伴毒血症;营养障碍:多表现为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关节异常:如杵状指又称槌状指,即手指外形像棒槌, 指端膨大。

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即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皮肤病变:脓皮病开始为皮肤的红斑或肿块,发展为脓疱,脓排出后结痂,可有搔痒、葡萄膜炎主要症状有疼痛。还可导致口腔溃疡。眼睛异常: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等。克罗恩病该如何治疗?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需要依据克罗恩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来计算活动指数(CDAI)。

常分为缓解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等级别。不同级别的疾病治疗目的和方法不同。活动期以控制症状为主要目标,缓解期则应继续控制发作,预防复发。此分级计算复杂,由医生掌握并告知患者。(1)活动期的治疗方法缓解症状的药物: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 (5-ASA) 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常用于中、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或巯嘌呤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或对激素依赖的患者,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乃至停用。抗菌药物:某些抗菌药物如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本病有一定疗效。甲硝唑对肛周病变、环丙沙星对瘘有效。上述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故临床上一般与其他药物联合短期应用,以增强疗效。

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临床试验证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活动性克罗恩病有效,重复治疗可取得长期缓解,且可以促进瘘管闭合。若出现以下并发症,则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腹腔脓肿、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2)缓解期的治疗方法需从生活起居、饮食、精神调养、增强体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预防:生活中注意心态平和,不要过于激动、压力过大,这会导致体内出现可诱发免疫系统异常的相关激素;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作息定时、饮食定量最佳。

禁食生冷不洁食物,戒烟酒。一般给高营养低渣饮食,适当给予叶酸、维生素 B12 等多种维生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精神调养。若缓解期出现轻微症状,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治疗: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取得缓解者,可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维持缓解。因糖皮质激素无效/依赖而加用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取得缓解者,继续以相同剂量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维持缓解。

肠道菌群与肥胖和免疫系统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联系?

犹他大学的科学家们,刚刚发表了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研究。其中描述了受损的免疫系统是如何改变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组成,从而导致疾病和肥胖的。问题在于免疫系统可以改变肠道中某些细菌的数量,进而影响到食物中脂肪的吸收。研究团队指出,小鼠实验已证实,某些种类的肠道菌群可以阻止身体对脂肪的吸收,未来或可依此开展对抗肥胖的治疗和研究。

【图自:University of Utah Health,via New Atlas】这项研究始于一起意外的外插,当时研究人员正在缺乏 MyD88 基因的小鼠设计实验,结果发现这会让它们极速长胖。有鉴于此,团队决定挖掘特定基因与肠道免疫功能之间的深层联系。结果发现,抑制该基因会导致肠道中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的产量较少。

但真正的谜团是,这种肠道相关的免疫机制,是如何导致代谢疾病和肥胖的。假设肠道细菌可在免疫活性和肥胖之间起到某种调节作用,那么用抗生素消除 MyD88 来阻断的实验组,其新陈代谢会较对照组恢复得更加正常,让小鼠再次变瘦。这一发现肯定了微生物相关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因而研究人员开始着手筛查哪些菌群可以对这种调节作出响应,结果迅速得到了两项主要的观察结果。

首先,肥胖小鼠的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a)数量大大减少,这是由集中不同的特定物种组成的一类微生物。其次,研究人员发现了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的丰度有明显增加。【研究配图 -2:T 细胞内的先天免疫信号可调节微生物群以防止肥胖】随后对健康小鼠的研究,揭示了这些肠道细菌物种与肥胖之间的固有因果关系。

当健康小鼠受到这种改变后的微生物群组的影响时,它们就会变得肥胖。反之,当梭菌被重新引入受 MyD88 阻断的小鼠时,其体重会有所减轻、且代谢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梭菌属似乎具有调节身体吸收膳食脂肪的基因功能。另一方面,脱硫弧菌属似乎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导致更多的膳食脂肪被肠道所吸收。而想要精细调节这种微妙的微生物平衡,显然需要对免疫系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研究人员称,针对肥胖人群的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其体内的梭菌属水平确实较低。在肥胖症和 2 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免疫功能障碍。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针对小鼠的免疫实验调节结果,很可能同样适用于人体。不过研究资深合著者 June Round 也承认,目前他们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我们偶然发现了 2 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未知一面,今后有望真正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作用,及其是否具有治疗的价值。

未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比如梭菌属是如何调节肠道中的基因表达的。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分离出细菌释放的分子,从而产生抗击肥胖的效果。与简单施用梭菌属益生菌的方案相比,分子疗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会更高。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期刊上。原标题为:《T cell–mediated regulation of the microbiota protects against obesity》。

肠道细菌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吗?该如何保持肠道的健康状态呢?

谢谢邀请。肠道对我们的健康太重要了!肠道不仅是排除毒素和吸收营养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同时,它还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并且具有内分泌的功能。肠道的上述功能与我们肠道当中各种微生物之间存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些肠道微生物当中,肠道细菌对人体健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根据肠道对健康的影响,我们把肠道细菌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细菌。

对人体健康起积极作用的细菌称为有益菌,对人体健康起消极作用的细菌称为有害菌。中性菌由有益菌和有害菌决定,有益菌占优势。中性细菌有益健康,反之亦然。总之,肠道细菌对健康可能既有利也有弊。那么,如何才能让肠道内的优势菌保持为有益菌呢?建议如下:1。增加酸奶、奶酪、发酵黑蒜等发酵食品的摄入。发酵食品本身含有大量的益生菌,2。益生菌可以直接适当补充;3.增加膳食纤维的补充,可作为肠道有益菌的食物;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肠道  基因  免疫  生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