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9年夏天,饿了么曾经进行过一次人神共愤的战斧行动。饿了么可以盘活阿里的移动支付。如果你是饿了么,和很多酒店合作收集二维码。阿里之所以叫饿了么,是为了抢占线下支付的入口。过度的速度崇拜和上市后的盈利压力,已经让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业务到了临界点。

美团,饿了么,还能做几年?

美团,饿了么,还能做几年

过激的速度崇拜,上市后的利润压力,已经让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业务,几乎走到了临界点。最简单来说,骑手是整个环节中最辛苦的背锅侠。送餐超时,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平台单一性对骑手罚款,把所有压力都推给毫无反抗机会的骑手。骑手们不仅送餐中全程小跑,没时间休息,还要时时刻刻准备好承担全部责任,不管这责任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商家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从最初抽成5%,到现在最高抽成25%,再加上时不时分摊满减红包配送费,本来利润就不高的商家,生意更加难做。前几年还有专门做外卖的餐饮创业者,现在已经基本消失无踪。那些做的好的餐饮店,都非常重视堂食,外卖只是一种宣传手段。忙碌里平添了许多辛苦,对实际收入的增加,却是可有可无。用户更离不开以前的好日子。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享受过大额补贴和红包的用户们,一天天面对越来越少的满减折扣,不断缩水的外卖分量,涨价的餐盒费送餐费,心里当然不好受。大部分人会提前订餐,其实晚到一些,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工作上生活上各种不开心夹在一起,需要排解。一份迟到的外卖,也许就很不幸的成为了情绪的发泄口。

以打车市场举例。达成垄断的滴滴,为了盈利,对用户提价,对司机提高抽成,市场马上涌入了新的竞争对手,再次把滴滴打回亏损。美团饿了么也是一样。达成垄断后,为了盈利,对用户减少补贴,对商家提高抽成,对骑手加倍压榨。市场上很有可能会陆续冒出新的竞争对手,把他们打回亏损。从长远来看,一个零和效应的商业模式,永远无法取得平衡。

要么改良商业模式,提供更高的价值。要么收缩规模,保持可盈利的范围。不然,外卖这项业务,只会逐渐边缘化,慢慢沦为巨头们的一项辅助功能,聊胜于无。不过最后要补充一句,这两家一时半会,或者说在8-10年的一个经济周期以内,都不会倒。美团已达6000亿港币市值,综合业务遍布食住行几大刚需行业,外卖出岔子,顶多这块业务萎缩了,不影响其他版块。

饿了么被阿里收购后,前景如何

饿了么被阿里收购后,前景如何

阿里之所以收购饿了么,是为了抢占线下支付的入口。10亿收购目的有以下作用提高支付宝的打开率,食,住,行,饿了吗主要做的是吃。美团现在属于腾讯系,所以。阿里必须有一张牌来对抗腾讯。支付宝和微信都是为了在抢夺线下支付的一个入口。而点外卖是每个人都会偶尔用到的一个功能,当你选择了点外卖,便必须使用移动支付。

有了饿了么阿里的移动支付便能够盘活,饿了吗与众多的饭店的合作,去进行二维码的收款。可以很好的让资金流入阿里十亿美元的前景就我个人看来并不是看好。王兴的美团就在前段时间上市,涵盖了衣食住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饿了吗专做外卖其市场份额与美团平分秋色。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而饿了么久也较为单一,同美团的移动支付入口来说,其实还是杯水车薪的,所以说这笔交易还是较为亏损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笔交易,阿里在移动支付无法与微信抗衡,所以必须有一款软件能够为阿里提供一个线下支付的入口。

摩拜单车和黄车其实也是为了抢夺移动支付的入口。腾讯的用户多为喜爱社交的用户,阿里的用户是喜欢购买的用户。社交在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儿,而购物则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好坏在不同时间段有所区别。虽然两者都是刚需,但是我更看好社交所带来的流量入口。所以说不赢10亿美金的交易虽然说是亏损的,但是却是不得不做的一笔交易。

美团和饿了么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TAG:饿了么生鲜怎么样  美团  生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