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线程因其显著的多核性能提升,长期以来一直是划分CPU等级的关键。比如英特尔酷睿i7-9700不支持超线程技术,而i9-9900k支持,后者的多线程性能确实强很多。更重要的是,超线程技术采用两个逻辑单元,可以理解为两个软核CPU。相比多核CPU这种通过硬核提高程序执行效率的设计理念,优势并不突出。

超线程技术和多核是一回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超线程技术和多核是一回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超线程技术和多核心本质上并不是一类,多核心是指的在CPU芯片中集成了多个物理核心,拥有数亿乃至数十亿的晶体管规模,正常情况下,比如一颗四核心CPU每个核心的规模和构造都是差不多的,通过多个CPU核心的协同工作可以有效提升CPU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既然多核指的是CPU的物理核心数,那么超线程技术带来的就是虚拟核心数,从英特尔的奔腾4处理器开始,为了提高CPU的多线程性能,同时还避免增加很多的核心面积和成本,英特尔超线程技术仅仅使用少量的晶体管就可以使一颗CPU核心虚拟出额外的线程,从而显著提升CPU的利用率,多线程性能也会大幅提高。

相比增加物理核心,超线程技术可以带来性价比更高的性能提升,毕竟物理核心都是需要大规模晶体管才能堆出来的,无论对厂商还是消费者都不划算。因为超线程带来的多核性能提升很显著,所以一度成为划分CPU等级的关键,比如英特尔酷睿i7-9700不支持超线程技术,而i9-9900k则支持超线程技术,后者的多线程性能也确实强得多。

在架构核心数一样的情况下,睿频主频和超线程应该优先考虑哪个为什么

在架构核心数一样的情况下,睿频主频和超线程应该优先考虑哪个为什么

两颗CPU如果架构与核心数一样的话,那我认为超线程更为重要一些,比如同样8代酷睿i5-8600K和i7-8700K,两者的性能差距主要就在于有没有超线程技术上,尽管两者单核频率与单核性能差不多,但是一旦来到多核性能上,8700K就能比8600K性能高出30%以上,这个性能差距放在视频图形生产和多任务处理上非常明显。

超线程技术自诞生以来,尽管经历过不少质疑,甚至有时候开启超线程技术还会导致性能下降,但是随着CPU核心数的不断提升,超线程技术带来的性能增益越来越大,主要还是在于超线程技术相比增加物理核心数带来的效率要高的多,不会太大幅度的增加宝贵的芯片面积和功耗,而且在半导体工艺发展越来越缓慢的今天,增加CPU主频已经非常难,超线程技术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补充。

主频和睿频高低对CPU性能也很重要,但是这几年半导体工艺发展的缓慢导致CPU主频提升越来越困难,同一代甚至两三代之间的CPU频率往往不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样带来的性能差别也不会很大,至少在实际体验中的差距比跑分差距要小的多,典型的例子就是i5-8400和8600K,锐龙1600和1600X,即使是拿几年前的i5-6500和现在同样是4核的i3-8100比也不会有多少差别,当然两者的架构差别也是非常小。

现在AMD锐龙与英特尔酷睿CPU之间的架构和效率差距也越来越小,两者基本就是核心数量与主频的比拼,考虑到现在的CPU都具有睿频的特性,即使频率较低的CPU睿频一旦上来和高主频的CPU性能差距并不算大,但是超线程技术是一个硬件,没有超线程技术的CPU即使是大幅度超频也是难以追上来的,所以我更推荐考虑超线程技术的CPU。

电脑CPU有超线程,为什么手机CPU没有超线程设计?

电脑CPU有超线程,为什么手机CPU没有超线程设计

前面的回答不彻底,甚至有错误,我再补充一个。在回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专业术语。我会尽量用类比的方式把它们软化,加入生活场景,让它们通俗易懂。下面正式开车吧。先说超线程技术。超线程(Hyper-Threading),简称HT技术,最早由Intel提出并应用。其原理是将两个逻辑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单核处理单元中,使两个分别执行整数核浮点运算的线程在单位时间内得到处理,模拟双核运行。


文章TAG:超线程和多核哪个重要  超线程  CPU  电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