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ofo合并最大的赢家是资本方,输家是用户。如上面两点所分析的,摩拜单车和ofo的合并,其实是资本方退出的重要一步,是资本回归和退出的热身赛,而不是单车正常的市场竞争。换句话说,摩拜单车和ofo合并的直接结果就是资本创造了单车市场的辛迪加,这是资本倾销和退出的前兆,最终是用户买单。

摩拜和ofo有什么区别吗?

小黄车强调的是骑行者的感受和低成本而摩拜强调的是管理严谨不容易破坏,所以大家经常在街头可以到处看到小黄车坏在路旁而摩拜很少有坏的,在里面除了有竞争对手的破坏还有骑行者的破坏,摩拜在设计上体现了管理者的智慧,第一链条不会脱落,车座不会轻易被卸掉,车胎设计也比较适合公共者使用,最重要的是车锁不容易钻空子,这些小黄车都不具备,从造价来说小黄车的成本应该低于摩拜不少,不像小黄车几乎都是小学生的私家车,如果说管理者当初没有意识到的话那现在看来还没有睡醒,只是翻了翻身调整了一下姿势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相信小黄车如果不快速改善的话它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

你看好摩拜单车还是ofo?理由是什么?

谢邀。摩拜和ofo前景都不错,未来哪一家能够成为共享单车的第一品牌,存在很大变数。个人更加看好ofo,其实原因很简单和浅白,ofo是一个有趣的名字,看着就像一个自行车,两个轮子一个脚,还有一个适合的黄色,鲜明并且也有些意味着慢行。而摩拜中文更容易联想到摩托,或许以后其在摩托车或者电动车方面会更有看点。

无论是摩拜还是ofo都包含共享的元素,不过ofo共享的成分更高一些,曾经转化了一些个人单车。摩拜给人的印象更像是在出租单车。两者目前解决的都是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但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最大痛点是什么呢?并不是自行车本身,而是简单出行工具的照看。人人都可以买一个自行车,但维护成本可不低,提防被偷维修,停放等等,更为关键的是要操心,而共享单车恰好是解决了这些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ofo低价的单车更有优势,整体运作更加轻快,使用者也没有多少压力,小偷或许也看不上,即便看上了,损失也不大,停放也可以比较分散。摩拜在整个用车体验上要相对更好一些,甚至可以预约,找车也更加方便。不过这样的优势是建立在车少的基础上,如果足够多,出门就有,这些操作反而变成了麻烦,整个系统越复杂,出错的概率就越高。

另外摩拜提供了一套评分机制,一个单车而已,约束太多,反而体验不好。摩拜也推出了低价单车,还提供了一个框子,确实方便了,不过让其失去了一些鲜活的特色,也变得不如之前那么酷。ofo大多使用机械锁,对于用户来讲是一种信任,也更加符合之前使用自行车的逻辑。另外机械锁的使用给ofo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分享密码的群新闻上关于车锁被拆的报道,你身边看到的将单车据为己有的例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无形中帮ofo宣传。

随着资本的追捧,两者单车本身的差距预计会逐渐缩小,比拼的更多是规模,日后很有可能扩展到停车位的品牌占领。规模之后会是如何精细运作,例如如何让单车更不容易被破坏,如何提高周转销量,减少维护成本等。两者未来的看点肯定不是单单的收租,可能具备传媒的特质社区的特质,同时租令的也不仅仅是单车,可能是电动车摩托汽车,甚至是飞机。

烧光近700亿的国内共享单车纷纷倒闭,ofo和摩拜的国外情况又如何?

自行车共享在中国烧了近700亿后,相继倒闭,自行车共享的残骸堆积如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各地的监督管理规划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参考美国的做法,每个城市只允许一家自行车共享公司中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恶性竞争、重复投资,以及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在监督管理上也更容易管理。此外,在押金管理方面,地方监督管理部门也未能履行应有的责任,允许各自行车共享公司收取自己的管理费。破产跑路事件频频发生,放任的结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文章TAG:摩拜和ofo是哪个国家的  摩拜  ofo  国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