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研不是职称评定的条件,那为什么还能搞科研?就算不是为了职称晋升,为了完成年度科研考核,我想科研就科研。我不一定非要在科研和钱之间做选择,但我更想知道做科研是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谢谢你的邀请。我已经博士毕业了。让我解释一下。

我们一直读书,读到博士,搞科研到底是为了什么,在金钱和科研之前,我们应该怎样选择?

因为现在又到了一年考博士的季节了,有很多学生来考博士的时候,我们也都会问他们这个问题,想好了没有自己读博士到底是为了什么?倒不见得一定是在科研和金钱当中去选择,更多的是想明白做科研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科研?除了金钱问题之外,另外做科研的相对枯燥啊,工作强度大啊,工作压力大等等都可能会成为不愿意或者放弃做科研的理由。

以前跟别人一起探讨做科研的原因,总结过三点,始于兴趣,成于坚持,忠于精神。做科研首先还是需要对科研有一点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做科研中能够普适带给人的成就感来自于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对于一直研究和创新这点不感兴趣的话,其实不太适合做科研。然后就是做科研一定会是一个需要坚持和探索的过程,很多科研成果都是非常长时间的积累,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太过急于求成。

最后的话,其实在今天做科学传播除了希望传播科学知识之外,更多的是要传播科学精神。我记得有一次作报告有人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说,你觉得时至,航天精神或者科学精神还重要吗?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也带学生,有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可能没有走上科研岗位,也有去公司,转行做管理的都有,但是如果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能够学到严谨和创新的科学精神,那么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成为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的人。

有时候科研的乐趣不在于金钱,在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成就感,来自于做一些东西国家有用人民需要的自豪感。当然仓廪实而知礼节,正常博士毕业之后应该还是能找到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多科学家科研成果转换做的挺好的。另一方面,也并不见得你不做科研就一定能够得到很多金钱。总之,想明白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工作最重要。

做科研的研究生如何做到专注?为何总是畏难而选择逃避?

在接到工作任务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好难,完不成啊”,然后开始逃避,这其实是自动思维的表现。什么是自动思维?自动化思维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当对一个任务或信息有大量经验时,我们可以采用不费力的无意识的自动化过程来完成该任务或加工信息。简单来说,就是在一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当我们遇到某些情境时,我们头脑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就叫做自动思维。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同一场景时,冒出的自动思维会是不同的。而不同的自动思维会引发行动不同的发展方向,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有一则寓言:两个口渴的人找到半杯水。A想:“啊,我终于找到水了!虽然眼下只有半杯水,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良好的开端,我一定还能找到更多的水”于是他变得幸起来。

而B则想:“怎么就只有这半杯水?就这半杯水有什么用?”一气之下他摔掉水杯,然后坐以渴毙。A的思维就是积极的自动思维,而B的就是消极的。做科研时不能专注于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每逢碰到难题都会立即找一个消遣的事情去做,这是典型的遇到问题消极的自动化思维。改变自动思维,成为行动的巨人分拆目标,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就告诉自己要完成一个大目标,就如同告诉我们一个目的地,而不告诉我们可以地图搜索一下如何去。

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拆分目标,找到完成工作的步骤。比如导航会告诉我们先坐X线,再换乘Y线,然后在N站下车,走10分钟就到了。这样,我们清楚地知道,只要我们立即行动,通过努力,我们就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它不再遥不可及。立即鼓励和奖励自己。做周汇报是职场常见的汇报方式,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周回顾。


文章TAG:我为什么选择科研  科研  研究生  专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