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折子”是如何制作和点燃的?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火折子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神奇引火器物。如何保存火种,这是古代科技史上的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钻木取火这种方法之后,似乎直接跳到了使用火镰这种击打产生火星,进而引火的装置。而火折子这个神奇的东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制造简单的火折子,就是用粗糙的火纸,就是古人上坟时候用的那种粗纸,卷成紧密的卷,放在一个竹筒里,用火点然后吹灭,把竹筒用盖子封起来,这样纸就不能燃烧了,只能微弱保存一点火种。

其实古人的密封技术也是比较原始的,不可能完全隔绝空气,因此火种能接触到些许氧气,不至于熄灭。等到需要用火之时,打开盖子吹火种,很快就能“死灰复燃”,从而达到引火的目的。也有制作很是精良的火折子,里面的芯使用红薯藤浸泡、捶扁、晒干,再加上棉花、芦苇绒等松软之物,再加上硝、硫磺、松香等物,藤蔓等长纤维加上这些化学类引火物,就更好用了,这些东西编成长条装,点燃后吹熄,只留火种,用时只需要用力摇一摇即可点燃。

在没有打火机和火柴之前,古人煮饭之类的用什么引火?

根据古书籍记载,古人常用的一套点火用具,是火镰,火石,火绒。使用时,先打开火镰荷包的盖,取出火石和火绒,一般用左手拿着火石并将火绒压在火石与手指间,右手握住火镰的荷包,将火镰对准火石猛击,这种击石的过程要重复几次,直到撞击的火星将水绒点燃为止。冒青烟的火绒用嘴吹气火绒可直接点烟,也可以引燃火纸或火绳等再使用。


文章TAG:隐藏在树皮底下的超强引火绒  引火绒怎么做  隐藏  树皮  底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