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如何用好M挡?

我来分享一下经验:M档很多时候被认为从摄影入门到专业的第一步的转变。M档也成为了挡在新手朋友面前的第一座大山,虽然很多书籍教程都写得很清楚M档如何用,老法师也告诉你M档很简单。实际情况下,确实很多人用不好,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M档顾名思义就是手动档。手动多难啊,不会调整。如果在胶片时代,确实学习使用起来有点困难。

但随着科技的大进步到数码时代之后,M档几乎也可以当成自动的来用了,不信?我慢慢教你啊。M档说是手动调整,本质就是去调整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这么一说是不是又感觉很复杂了?如果我们一个个击破就会简单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光圈。我们都知道光圈主要影响是两方面,一则是通光量、另一则是景深。根据拍摄需要,调整光圈。

比方说,我们拍摄人像,想要人景分离,背景模糊一些。那么就要调整到大光圈,又比如我们拍摄风光,想要前中后景一样清晰,那么就要选择小光圈了。再智能的相机也判断不了你拍摄的是什么内容,自然计算不到你想要的景深,所以光圈还得自己调整。下一步就是快门了,快门一般人的认知都是控制时间来决定曝光。其实除了这个,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要考虑进去,那就是被拍摄的主体是否在运动,快门需要定格主体瞬间。

比如你拍摄的静止的主体,那么1/100s和几秒都差别不大。但是重点来了,如果拍摄的是运动中主体,比如天上的鸟、路上的车,运动的人。那么就必须1/500s,甚至1/2000s的快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快门决定了快门速度。关于快门还有两个冷知识要注意的:1、要注意安全快门的问题。快门速度如果太低,是无法手持端的稳的,很容易造成画面模糊了。

2、有些题材创作,需要长曝。比如把瀑布拍的超有质感,比如拍出夜景车流的轨迹。这些要有意把曝光时间变长。所以快门速度的抉择也是要根据你所要拍摄需要决定的。说完了光圈快门,就剩下了一个iso了。iso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光度。在光圈快门固定不变的情况下,iso越高,画面越亮,但是噪点可能越多。因为光圈有极限,快门也会被局限,那么手动设置iso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夜晚运动的人像,既要是大光圈,又不能太慢的快门速度,要保证足够的曝光和定格人物,就只能调高iso了。其实等你真正领悟了这些,是完全可以小小的偷一下懒了,就是可以把ISO设置成自动。让相机自己去计算控制吧。当然最好给iso自动加一个上限,别太高了。如果你是单反相机,取景器里面有曝光指示标尺,你可以根据游标来调整。

单反手动M档的优势是什么?

单反相机的M档,也就是全部手动调整相机的曝光。M档是在单反相机功能转盘上会有一个M的标志,一般还有P全自动、AV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 索尼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中间孔径大小的装置,控制光线落到感光器上的光量,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值表示,常见光圈值系统为F1.2、F1.4、F2、F2.8、F4、F5.6、F8、F11、F16、F22 快门时间快门时间是相机镜头前阻止和控制光线进入时间的长短 。

也就是我们的时间 1秒、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等, 曝光值是一个以2为底的对数刻度系统。其中N是光圈(f值);t是曝光时间(快门),单位秒。曝光值0(EV0)对应于曝光时间为1秒 光圈为f/1.0的组合或其等效组合。如果曝光值已经确定了下来,那么就可以依据它来选择曝光时间和光圈的组合 ~简单理解,摄影就如同水龙头。

当水龙头(光圈)开的大,住满水桶的时间就会短,如果水龙头(光圈)开的小,水桶注满的时间就会长。水龙头开得越大(光圈越大),流水的时间就越短(快门越快)M档 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曝光,不管现场的光线如何变化,不管现场的光线是夺目的昏暗,多么的明亮,都能通过我们M档获得非常精准的曝光。特别是在恶劣光线下就凸显了最大的好处。

刚接触单反不久,单反M档主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刚接触单反不久,单反M档主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刚接触单反M档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可能会有很多前辈告诉你,摄影一定要用M档,用其它档位都会显的不专业,真的是这样的么?首先,我要说的是单反的A档 T档 M档,用哪个都没有专不专业的问题,即使是P档和自动档如果不是总是使用,而是按需要使用,都没有问题。其次,单反最常用,最好用的一般是A档,就是光圈优先档,可以胜任大部分的拍摄场景,所以不一定非要一直用M档。

那么什么情况下用M档呢?就是其它的档位满足不了我的需要的时候,或是用其它的档位拍不出我要的效果的时候,这时可以用M档。M档就是完全手动档,自已决定光圈,快门的曝光组合,其它档位是你决定光圈就是光圈优先档,你决定快门就是快门优先档,你基本上啥也管,全让相机决定,就是全自动档了。比如,日出日落大光比下,用M档就可以拍出我想要的效果。

经常看到摄影老法师指导新手使用M档,对新手的帮助有多大?

M档是指全手动相机功能转盘上所具有的一个档。除此之外,全手动相机的功能转盘上还具有P、A、S档。 一般数码相机对P,A,S叫做部份手动功能,而M才称作全手动功能。用M档拍摄可以根据场景和拍摄的需求自由的选择光圈、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必须用M档的……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甚至自动档,都可以拍出不错的片子的。

至于M档,本身不是为了“必须”而设计的……M档之所以存在,是给拍摄者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才是这个档位的精髓所在。一、简单介绍M档什么是M档?M档的意思是全手动档,可以手动调节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感光度也可以手动设置。下面介绍一下M挡要调节的各个参数,他们有什么作用。1、快门速度顾名思义就是控制光线进入CMOS时间长短,在单反相机中可以通过Tv档或者M档调节快门的速度,一般单反相机会支持1/4000~30秒的范围,高端相机快门速度高达1/8000。

还有一个是快门模式叫B门,相机上会显示Bulb,是一种完全由摄影师控制的快门释放方式,快门时间的长短由摄影师按下快门到释放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因此B门也称之为“手控快门”。B门在拍摄烟花或者画光轨时很实用,因为你不知道实际的快门速度是多少,B门就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光圈光圈是镜头中由几片细小的叶片组成的,用于控制光线的通过量,每真加或降低一档,曝光量会加倍或减半。

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小,光圈口径越大,相反,数值越大,光圈口径越小。其作用是能改变景深,数值越小,景深越浅,数值越大,景深越深。在实际拍摄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节光圈的大小,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背景虚化效果。3、ISO感光度在数码时代比较看重的一个性能指标,当你的快门和光圈组合拍出来的画面比较暗的话,这时候要考虑增加ISO感光度。

但是过高的感光度会使画质变差,往往会出现噪点,全画幅相机可能影响比较小,半画幅或者更小的画幅的相机就很明显,所以尽量在不影响拍摄需求和不升高感光度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和慢点的快门,必要时选用带防抖的镜头或者开启机身防抖,在保证拍摄主体清晰的同时画质不会太差。二、M档参数设置技巧首先我们要非常确定自己要拍的题材是什么,因为不同题材参数是不一样的,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作出选择,拍人用大光圈,拍运动类的要高快门速度,拍夜景要高ISO等等。

还有的是安全快门,在没有防抖和三脚架的情况下,手持拍照往往会因快门速度低而变得模糊,安全快门的概念也就诞生了。如今高像素时代,焦段的倒数就是安全快门不是很够用,最好是焦段数值乘以2再倒数,这是最好的。1、拍摄人像场景上面就说到,想要单纯拍人物的话,背景虚化是必须的,所以设置大光圈,快门最好是高于安全快门,需要抓拍的时候,开启高速连拍,选择最好的一张。

在确定好光圈之后,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测光,白天ISO100,晚上的话全画幅ISO不高于1600,半画幅不要超过800,否则人物的细节会损失,画质会变差,拍出来的效果就不尽人意了,夜景人像还可以带个外置闪光灯进行补光,内置闪光灯拍出来的光线太平了,没有立体感,侧面补光最佳。基本思路大概是基础ISO100,调快门速度,到达安全快门临界点就要调高ISO,到达ISO临界点就要考虑换个光线好点的场景或者是外置闪光灯。

2、运动类场景运动类的包括晚会舞蹈,跑步游泳这些,长焦肯定是必须的,快门速度没有1/320以上是拍不清晰的,除非想要拍得有动感一点,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最好选择有镜身防抖的镜头,机身有防抖都能开启,能保证出片率。光圈方面最好能开f8,要不然很容易跑焦变虚,ISO可以根据曝光的适当增加。3、光轨类场景这一类照片需要慢快门,至少1秒以上,才能拍出光的轨迹,有时候需要30秒或者更久,ISO设置在100保证画质,光圈设置f8以上,必要时设置f16,能够增加曝光时间,小光圈拍路灯有星芒的效果,还有别忘了上三脚架,任何防抖功能都可以关了。

拍光绘最好用B门,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画完,还未画完快门就闭合了,那就前功尽弃了。4、摄影棚无容置疑,在摄影棚的环境下,当然是用M档,ISO当然是设置100,光圈f8,快门速度不能高于1/250,对灯光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这里就涉及到布灯的问题了。有些闪光灯能支持高速同步,拍水花也是不错的,快门速度可以稍微提高,如果闪光灯功率不够,适当提高ISO感光度。


文章TAG:相机m档是什么意思  单反m档是什么意思  相机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