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于长坂坡喝死曹操军中一员大将,难道他有“狮吼功”?你怎么看?

谢邀,《三国演义》这一段描绘其实也是有根有据的,其故事背景是根据《三国志》里对曹操南征刘表时,攻打新野刘备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来改编的。当刘表病故,刘琮献城投降曹操时。刘备尚驻守樊城,不知刘琮投降,直到曹操大军到达宛城附近时才意识到刘琮已向曹操投降,为避免孤立无援,便弃樊南逃。刘备带领数十万荆州人民从陆路南逃,派关羽率水军从水路前进。

曹操担心刘备南下到江陵占据大量粮草辎重,于是委任乐进守襄阳、徐晃屯樊城,亲自与曹纯、文聘率虎豹精骑五千追击刘备。曹军虎豹骑在长坂追上了刘备,刘备抛下妻儿,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曹军夺得刘备军马、辎重不计其数,掳获刘备的两个妻子。赵云护主也是这个时候发生的,保护甘夫人和刘禅撤退。《三国演义》里写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也是根据此段历史描写,事实就是赵云护驾刘备夫人与幼子逃亡而已。

与此同时,刘备命令张飞率领二十骑负责断后,张飞在桥上横矛立马说:“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记载如此,确为史实,曹军无人敢近,疑有伏兵,但也没写张飞吓死了曹军大将夏侯杰,张飞见曹军退兵后拆桥追刘备而去,而曹操转军入江陵抢占物资。由此看出,曹操一方面担心有伏兵,毕竟自己是带着轻骑兵,一旦入埋伏,杀不了刘备还丢了性命,曹操生性多疑,不会轻身范险。

“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是苏轼写的吗?为何不是虎吼?

是,是苏轼写的。这两句诗是苏轼调侃好朋友陈慥所写的。南宋的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苏东坡贬官黄州期间,遇见了好友陈慥。陈慥,字季常,是苏轼早年在凤翔府做判官时结识的朋友。陈慥是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的儿子,虽然出身官宦人家,却淡泊名利,视荣华富贵为粪土。他为人狂放不羁,喜欢骑马射箭,谈古论今;他傲视世间,不愿意和俗人结交,不坐车,不戴官帽。

苏轼贬官黄州的时候,陈慥隐居在龙丘,自号“龙丘居士”。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苏轼和陈慥兴味相投,相遇之后非常高兴。于是两人常常相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有时也在一起研究禅理,当然,更多时候就是在一起饮酒。陈慥在龙丘的居所叫做“濯锦池”,特别宽敞华美,他在家里还养着一群美丽的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

陈慥的夫人柳氏性情暴躁,而且最爱吃醋。最让她生气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欣赏美女歌舞。有时,酒宴歌舞正在进行,柳氏就气呼呼地进来,把美女们全都赶走。于是,陈慥和苏轼两人在家喝酒的时候,往往就不敢欣赏美女歌舞了。这天晚上,苏轼又来到了陈慥家里。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谈佛论道。陈慥一时兴起,就叫来几位歌女助兴。谁知,正热闹的时候,柳氏夫人的醋性又发作了,在外面高声大吼,还“啪啪”地拍着窗户。

听到夫人发怒,陈慥顿时惊慌失措。苏轼也感到不好意思,赶紧告辞离去。第二天,苏轼写了一首诗,送给陈慥看,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轼把陈慥调侃了一番。说你这位龙丘居士可真是挺可怜,讲论佛法,又说空又说有,一晚上不睡觉。突然之间,护法的狮子来了,一声大吼,吓得你连拐杖都掉了,心里也真的空空荡荡了。

这几句诗语带双关,因为柳姓的郡望在河东,所以用“河东狮子”代指陈慥的夫人柳氏,意思就是说你的夫人嗓门太大,都要赶上狮子的声音了。因为苏轼和陈慥当时在谈论佛法禅理,而狮子是佛经里护法兽,所以说是狮子吼,不说是虎吼或是其他动物的叫声。后来,“河东狮吼”成了一条成语,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而“河东狮”也成了凶悍妻子的代称;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人又称那些怕老婆的人有“季常癖”。


文章TAG:2018年黄峥狮吼网专访  狮吼网是做什么的  2018年  黄峥  狮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