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宇宙的结构从微观到宏观都是极为相似的,为什么

有人说宇宙的结构从微观到宏观都是极为相似的,为什么?宇宙的本体本源是个意识能量体,简而言之,就是一团有意识性的能量团而已。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圆点一样,是零维度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换言之,就是时间和空间在这个宇宙本体状态下是不存在的。这个宇宙本体的状态,在佛家称为自性状态或佛性状态,在道家称为道性状态或无极的状态。

因为宇宙本体这个能量团是有意识的,是闲不住的,就像人的大脑思维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波动和运动的,所以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念头——即宇宙振动或波动的能量。这些由其产生的能量的凝聚就是被现代科学家发现和称为的物质。如果我们把宇宙振动和波动的能量的最小单位称为量子的话,那么,其他微观世界的粒子,如夸克、原子,电子,质子,分子等,都是在量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这些量子和在量子基础上形成的微观粒子,又进一步组合,形成了更大的粒子,最终形成了我们宏观世界中能够看到的物质,如星尘、星云、星体等。也就是说,中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都是在微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宏观世界、中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又都是在宇宙本体状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宇宙有一个固有的,自有永有的存在——宇宙本体或宇宙意识能量体(团),这是宇宙其他一切能量和物质的动力源,类似于河流的泉眼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无善无恶,不垢不净的。但由其生发的其他振动能量和物质则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变化无常的,是有成、住、坏、空等循环变化的,即由宇宙的本体能量产生的天地万物都是诸行无常的,都是有产生、形成、发展、衰老和灭亡的周期变化的。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即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无限循环运动的意思

我们的三维宇宙无限大,有的星系正在诞生,有的已经到了中老年,有的在死亡,有的已经死亡并重生,总是这样无限循环,无限运动。但宇宙本体世界,却是永远都在清净中,不增不减中,不生不灭中度过的。这个本体世界,我们可以称之为法身、老天、创世主、上帝(注意:我们不同信仰的人对于上帝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此“上帝”的意思非彼“上帝”的意思)或天帝,等等。

我说的这个宇宙本体,是个无善无恶、不垢不净的存在,它是宇宙一切万物的创世主,但不会有自己的善恶偏好,所以与许多宗教中的有自己好恶的“上帝”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这句话中的天地,其意思与我所说的不垢不净、无善无恶的宇宙本体是根本一致的。总之,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宇宙是由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本体意识能量团产生出来的,是“无”中生有的。

就像易经里所说的那样: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宇宙本体能量先产生了微观粒子和微观宇宙,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中观宇宙和宏观宇宙,由无到有,由小及大,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环套一环,因此,无论是微观宇宙还是中观宇宙或宏观宇宙,都有着相似的组成和运动规律和原理,这正如人体的组成一样,虽然人体有着40-60万亿的细胞,但其组成和遗传基因都是相同的,因为它们有个共同的母亲——受精卵细胞。

原子放大之后很像宇宙,那我们的宇宙会不会就是其他宇宙的一个原子?你怎么看?

这个该怎么去证明呢,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也来说一说。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虽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还是不同。我们看宏观世界中的星系,像咱们太阳系,大部分的天体都有各自的运转轨道,而我们在观察原子里面的核外电子时,不能确定它们是否有着轨道,它们出现的位置是概率性的,所以用电子云模型。

所以说,从现在来看,原子世界更多的是无序而非有序。那么,反方就会提出观点:如果说,小到一个电子上存在一种生物的话,它们在那里生活了一亿年,而我们这个宏观世界中,其实也就过去了一秒钟,所以处在电子上的生物,它们观测内部世界肯定是有序的,因为角度与层次不同。换句话说,就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时间流逝的值算法不一样,微观世界中的一亿年或者是数十亿年也可能只相当于宏观世界中的一秒而已。


文章TAG:宇宙和原子的相似性  原子为什么和宇宙相似  宇宙  和原  原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