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短炮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什么意思

长枪短炮最初起源于战争,后受“相机就是记者的武器”理论的影响,逐渐由攻击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两种武器装备枪和炮演变,形成“长枪短炮”一词来特指媒体工作者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长枪短炮有以下两种本义引申义1.作为战争武器枪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长枪主要用于用于车战、骑战的枪,和守城御寨,最长可达八米之余。

炮是指一种历史悠久的重型攻击武器。短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和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是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兵器。2.作为采访工具媒体行业,用“长枪短炮”来形容摄影记者手中的武器——照相机。长枪短炮泛指照相机的长焦镜头,一般焦距在300毫米以上的镜头都可以被称之为长枪短炮,但真正意义的长焦应该是500毫米及以上的镜头。

冷兵器时代公认最有效的武器是长枪。那么长枪以外的主武器存在意义是什么?

《六韬》虎韬·军用第一篇,曰:“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橹二千、矛楯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首先,冷兵器时代武器之王是强弓硬弩;而长枪、长戟、矛戈等作为长柄刺击类兵器,无疑为白刃战中最有效率的武器。但除此外,古代冷兵战斗是军队与军队的对决,而非个人间的比武。万人列阵对战,先弓弩迭射,再枪矛攒刺,再刀盾锤斧贴身肉搏;交战距离由远至近,由长到短。

讲究的就是长短兼备,相辅相成。所以,刀剑盾牌锤斧在战斗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决不可缺。长枪。古代形容军阵的战斗力,有个词语叫:枪矛如林、白刃如霜雪。长枪是最重要的格斗冷兵器,因其有速度与距离二大优势。一则速度快,抬手即刺,干净利落,没有多余动作。二则距离长,是因为枪杆长度足够长,正所谓:一寸长、一寸长。

速度与距离,为格斗二大制胜要素,而长枪二者兼备,所以是冷兵格斗的“百兵之王”。冷兵器战斗,重甲长矛结阵平推过去,无坚不摧。唐将苏定方破西突厥之战,一万唐军步兵平地列阵,以长矛拒马攒刺,硬生生的击退了突厥十万骑兵的三次攻击。但是,军阵的构成,仅有长枪长矛是远远不够的!刀盾。刀盾手是古代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兵种。

明代大将戚继光在其著作中,这样描述古代战斗:“两军交战,敌丛枪戳来,我丛枪戳去。”这讲的是敌我双方发生接触之初时的战法,双方各自持枪矛攒刺,尽可能杀伤对方,摧毁对方的战斗意志。持单刀、短剑盾牌的刀盾兵们,就在双方枪矛刺击同时,要同步上场参战了。刀盾是贴身肉搏的!与长枪兵训练几个月就能上阵不同,能贴身肉搏刀盾兵非积年老卒不可。

刀盾兵交战时,以盾裹身,不论敌军枪矛箭雨有多密集,只管持盾急进,疾步抢上,用盾牌猛烈撞击敌人,使之失去平衡,然后抽刀砍杀。刀盾在冷兵战斗中,除了配合枪矛协同作战,也可以先登破敌。《纪效新书》记载了一个明军刀盾手的实战训练科目:标步齐进。每名刀盾手配标枪两根,单刀盾牌各一。临战,左手持盾、单刀裹在盾牌内,右手持标枪,敌近十步以内时,将标枪掷向敌人,无论标枪是否能掷中,敌必在本能反应下举兵器格挡标枪;此时,刀盾手抽出单刀,举盾急速冲刺击敌,用盾牌撞翻敌人,再挥刀砍刺。

此法之要,在于掷标枪、抽刀持盾急冲须反复操练,练到一气呵成。战斗之法,就这样简单直接粗暴,没有半点花哨。铠甲与锤斧大棒。冷兵的时代军队,铠甲是基本装备,也是成本最昂贵的装备。古代不禁刀弓枪矛,却严禁官民私藏铠甲。因为人披坚甲,则胆气横生,不畏流矢与刀剑枪矛。所以,唯官军才能拥有铠甲。铠甲有几种:一为普通士兵的铠甲,只有基本防护、利于大量制作装备。

二为将军铠甲,坚固优良且昂贵。三为选锋甲士,由万人中挑选出来的数百人、或千余骁勇悍卒,称为选锋。选锋用于战斗时先登陷阵,或战斗关键时突击摧锋,人披双层重铠,普通的弓矢与刀剑枪矛难伤。而锤斧大棒,正是专破敌军选锋重甲武士的砸击兵器。《六韬》记载:春秋战国时代,每支一万人规模的军队,应另备以下三种锤斧大棒。

(1)重十二斤、长度五尺的方头铁棒一千二百根。(2)重八斤、柄长五尺的方首铁锤,一千二百柄。(3)斧刃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的大柯斧,一千二百把。之外,又如唐军陌刀,宋朝斩马刀等,皆属专为敌军精锐重甲步骑战士准备的大餐。身披二重铠的陷阵勇士,可以不惧流矢刀砍剑枪刺,却难挡锤斧铁棒一击,纵然铠甲无事,人之身体内脏却受不了。


文章TAG:还在纠结购买什么相机吗  适马长枪是什么意思  还在  纠结  购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