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寂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血狼回答】热寂是一个热力学名词,搞哲学的人可能理解起来有困难。热寂状态是指在封闭体系中,达到混乱度最大,即熵值最大时的状态,此时系统处于完全的平衡态,所有的点之间不存在差异,也就没有了结构,更不会有生命。 由此看来,人类达到“热寂状态”这个问题本身并不科学,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生命、有结构的体系,距离“热寂”非常遥远,只要有人类就谈不上“热寂状态”。

如果你所说的“热寂”不是指宏观的人类社会,而是政治、经济或其他人类的子体系,那么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事例。例如对于政治经济体系来说,计划经济是一种封闭体系,由于计划经济限制资金和货物的流动,最终会导致系统内的熵值趋向于最大,最终达到热寂或体系结构的消亡,苏联的崩溃就是一个代表性的实例。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说明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系走向市场经济的开放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因为封闭的体系最终必然走向“热寂状态”。

什么是热寂?为什么说宇宙最终会发生热寂现象?

热寂也就是热寂理论,这实际上是一个假说理论。是根据机械能损失的热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用来描述宇宙最终命运的理论,这个理论早在1850年就被提出来了。理论的推导大致是这样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是假设宇宙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同时根据熵增原理,可以认为宇宙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宇宙的熵就会增加,当熵增加到最大限度时,宇宙中的其它能量全部都会转化成热能,到了那个时候,宇宙中所有的地方,所有的物质,它们的温度都是相同的,处于一个热平衡状态。

这个时候的宇宙是一个沉寂安静的宇宙,没有物质运动,没有生命,没有能量。这个状态就称为热寂。科学家威廉·汤姆森通过实验对动态热力学进行了描述,他说“热量并非一种物质,然而是机械作用的一种动态形式,我们认识到机械功与热量之间必须是相关的,就如同因与果”。热力学同时也能对宇宙的进程进行表述,通过热力学来表述宇宙的这个说法,就叫热寂理论,也有管它叫“热死论”的。

热寂理论只是一种假设理论,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说明它的正确性。理论认为宇宙形成后,经过时间的流逝,所有的恒星和星系形成都会慢慢的停止,也就是说宇宙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不会再有新的恒星诞生了。而那些剩下的恒星也会在能量耗尽后逐渐“死亡”,变成白矮星,黑矮星还有中子星及黑洞等,最终结果还是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熄灭了,不再有恒星的存在。

时间再往后,在引力的影响下,行星开始脱离它们原有的轨道越走越远,跟着那些死去的恒星也开始远去,这个情况在整个宇宙中上演,整个宇宙成了一盘散沙。接着所有的质子也开始衰变,衰变完成后宇宙中只剩下轻子和黑洞,而根据霍金辐射理论,黑洞也会向外辐射粒子,最终也会蒸发干净而消失,这个时候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了轻子和光子。

就这样再经过一段时间,整个宇宙进入了一种低能量状态,并且一直停留在这一状态上,这就是热寂状态。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热寂理论,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推理性的理论。有些人认为,对于一个静态的系统,可能会发生热寂,因为静态的系统总是趋于平衡状态。但是宇宙不一样,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不属于静态系统。所以宇宙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平衡状态的宇宙,当然也就不会发生热寂这样的事情。


文章TAG:其错误原因是什么  热寂是什么意思  错误  原因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