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是什么

谢谢邀请,任何事物都是有其演化过程的,也就是说都逃不脱历诞生、成长、壮年、衰弱、老年、死亡的过程,当然也就包括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恒星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在宇宙空间当中,存在着成块状分布的气体和尘埃,形成星云。如果星云内包含的物质足够多,在外界的扰动影响下,星云会向内收缩并分裂成较小的团块,经过多次的分裂和收缩,逐渐在团块中心形成了致密的核,当核心的温度升高到达到氢核聚变反应能够进行时,一颗新的恒星就诞生了,行星诞生之后就进入主序星阶段,太阳就处在主序星阶段。

当恒星内部的氢元素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而消耗,根据恒星质量的大小会形成红巨星和超红巨星。最终,恒星核心质量小于太阳1.44倍的恒星将会演化为白矮星。恒星核心质量大于1.44倍太阳质量但是小于3.2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将演化为中子星。超过太阳质量3.2倍的恒星将会演化为黑洞。预计太阳最终的命运将是一颗白矮星。。

白矮星是多大的恒星变成的,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白矮星是中低质量的恒星(如太阳)在结束氢聚变反应之后。将在核心进行氦聚变,将氦燃烧成碳和氧的三氦聚变过程,并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当红巨星的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时,氦核受反作用力却强烈向内收缩,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满足了继续聚变的条件,于是氦开始聚变成碳。再经过数百万年后,氦核将燃烧殆尽,而氦层内部变成了一个碳球。

这种情况下,核反应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中心附近的温度会继续上升,最终使碳转变为其他元素。与此同时,红巨星外部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恒星半径时而变大,时而又缩小,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极不稳定的巨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也越来越趋于不稳定,忽而强烈,忽而微弱。此时的恒星内部核心实际上密度已经增大到每立方厘米十吨左右,而这就就可以表明这颗恒星内部已经诞生了一颗白矮星。

白矮星最终会变成什么星,那中子星呢,它们的最终状态是什么?

当太阳死亡(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就会成为一颗白矮星,那么当它的白矮星阶段结束之后呢?理论上讲,它会成为一颗黑矮星,这是一种真正的死星,它不发光不发热,看上去没有任何生机,但是只要宇宙的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那么它就会永远存在下去。不单是白矮星会演变成黑矮星,中子星在经过长时间的能量辐射之后也有可能变成白矮星,然后再经过长时间的辐射变成黑矮星,也有科学家认为黑洞如果不吸收物质和能量的话,通过霍金辐射的衰变也有可能变成中子星,那么如果再通过衰变变成白矮星,接着衰变下去,就成了黑矮星。

不过,不吸收物质的黑洞和中子星衰变到发生质变时间都极其漫长,单说白矮星到黑矮星的衰变演化阶段就长达至少200亿年,然而宇宙的年龄至今不过137亿年,所以宇宙中至今没有黑矮星出现。然而宇宙中有不吸收物质的黑洞,中子星乃至白矮星吗?根本没有!因为天体引力的作用,每一种星体都在不断的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这样的天文现象都是小星体通过吸收物质和能量变成了更大的星体,比如小行星通过碰撞融合变成更大的小行星,一些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行星让行星质量变得更大,而每个恒星系统中的主恒星也都在不断的吸收物质变得更大,黑洞等就更不用说了,有的黑洞甚至能吸收一个星系的物质变成类星体。

我们单说白矮星和中子星,这两种星体都是恒星由于超新星爆发损失了大量质量而形成的,然而它们在形成白矮星和中子星之后其质量大都是在增长中的,宇宙中的白矮星和中子星大都正在变得更大,特别在一些多星系统中,中子星和白矮星可以吸收伴星的物质能量,当白矮星通过吸收物质,使自身的质量达到太阳的1.44倍以上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中子星,而当中子星吸收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三倍的时候,它就会演化为黑洞,所以从星体的这些演化趋势来看,宇宙中的星体大都在变得更大。


文章TAG:白矮星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白矮星  白矮星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