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芝退出中国,对国内好还是坏?

首先,东芝进军中国,是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结果,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大背景下,是互利双赢的。我们得到了外资的支撑和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引导国內制造业的大发展兴盛潮流,创造了极大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给国家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真正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意涵,也打开了我们走出去的大门,是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芝进中国办厂,是挖矿的性质,不存在扶贫的理念,尽管我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他必须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利用我们的人力和物资能源,获取至少40%的利润,获利如果低于20%时,他就必须要撤资走人,这是一个纯商业行为,我们心怀感谢之情是应该的,抱有感恩戴德之痴念,大可不必,毫无必要。东芝今天的离开,不存在多大的政治因素,完全是疫情笼罩下的企业发展萎靡造成的结果。

试想,诺大一个东芝集团旗下,数以万计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在今天这种萧条的生意状态之下,谁能挺得住多久?中国的疫控虽然作的很优秀,可其它国家亦然处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景中,在出不去进不来的大环境下,撤资走人是最有效的止损办法。所以,东芝今天的离开,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更没有借题发挥炒作热点的必要,来去自由,各取所便,去了东芝,大连亦然是美丽的大连,风彩亦旧,雄风更胜当年。

大连东芝撤离补偿事件引起关注和反响说明了什么

东芝的补偿方案只是依照《劳动法》而已,但却应该值得肯定的!国家完善了劳动用法,旨在保护广大的弱势群体的劳动人民,因为违反劳动法,公开与劳动法唱反调的,时不时再网上爆光,让劳动人民愤愤不平。国内的企业管理者和人事部门心里只想着的是如何剑走偏锋,霸凌员工,公开唱反调的996福报宣言不说,现在不少企业律师和人事专员研究方向就是“如何低成本做好员工辞退管理的知识”,“如何做好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外包人员,“临时工”遍地开花,逃避责任,变相克扣薪金,对他们来说,普法不是为了维护员工权益而是如何更加霸凌员工,走法律漏洞。

当年苏联潜艇隐身性能突然大增,美国为何愤怒地惩罚日本东芝?

不就是日本东芝卖给苏联几台多轴联动数控铣床嘛,苏联人可以拿来更高效的生产潜艇螺旋桨,而螺旋桨的桨形和加工精度对于潜艇噪声水平有着直接影响,而此类可以用于军工的高精度机床是禁止被出口到苏联这样的国家,所以处罚了日本东芝公司,事情基本就这样。不过现在网上这事件大家都知道,不过那几台机床啥样子恐怕大多数人没见过吧?下面就到了干货时间(欢迎踊跃收藏):近年俄罗斯星星造船厂发布照片,该厂正在对当年从日本东芝引进的9台机床进行升级改造,一共引进了1台3轴、4台5轴和4台9轴联动机床,上图是其中一台9轴联动(RVD-90A)数控铣床正在加工螺旋桨,该机床迄今已经差不多使用了30年左右。

RVD-90A机床加工浆叶自由曲面细节图,当然以俄罗斯的数控机床技术是升级改造不了这些机床的,日本人当然也不敢再参与这件事,所以就有了下图这位乱入:对,你没看错,就是捷克斯柯达,这活就被捷克斯柯达给包了,话说斯柯达的技术还是挺牛的,各位斯柯达车主没看错,就是你们家的斯柯达,只不过你们那部分已经卖给大众了而已,而真正高端的机床技术还在捷克人自己手里。

根据公布的消息,经过捷克斯柯达协助改造后,RVD-90A可以达到11轴5联动的水平,整个项目改造经费570万美元。不能卖设备,帮助改造改造,估计美国不会再去处罚斯柯达吧?话说当年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斯柯达的机床对苏联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很多关键军工产业和航空航天技术都需要用到斯柯达设备:比如说,苏联“能源”火箭罐体部位的加工也是仰赖进口的斯柯达机床,上图右上角那个斯柯达标,想必各位不会眼生。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

1986年10月,美国最先进的核潜艇奥格斯格在直布罗陀海湾执行任务的时候,和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擦肩而过,虽然只是短暂的几秒,但让美国海军官神经紧绷,觉得不可思议。美国海军知道,跟美国潜艇“相撞”的决不是北约潜艇,既然不是北约潜艇,那只有一种可能,这艘潜艇是苏联的。 要知道,苏联的潜艇以高噪音见长,它在国际上有个外号是“东方拖拉机”,美国潜艇可以在250海里之外就能感测到它神奇的噪音。

可为什么苏联潜艇的噪音突然就没有了呢?莫非真是苏联得到了神助吗?  美国人做梦都不会想到,帮助苏联人消除潜艇噪音的神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铁杆盟友日本。是日本的东芝公司把拥有一项尖端技术的设备,违规卖给了苏联,解决了苏联的潜艇噪音。众所周知,潜艇是现代海战的守护神和终结者。先进的潜艇可以让敌人千万吨级的战舰葬身海底,也能给自己的海军建立起一道水下万里长城。

冷战开始后,美苏两国就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争夺潜艇技术优势。苏联潜艇的短板就是噪音,在苏联人看来,如果解决不了噪音问题,假如东西方爆发冲突,华沙条约国的潜艇就会变成活靶子,让北约任意蹂躏。 但解除噪音谈何容易。苏联在这方面研发技术非常落后,它的卫星/核弹技术没有一样是自主研发的,都是走的捷径。

要靠自己的研发水平,克服噪音恐怕要到猴年马月了。所以,唯一的途径就是“偷”可是偷技术又难比登天,西方阵营为了禁止先进技术流入华沙成员国,设施重重关卡,还搞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日夜盯防。世界之大,西方国家哪里都是高新技术。苏联有的是卢布却没有人卖!就在苏联人绞尽脑汁,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机会来了。

1980年,日本东芝集团的商务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洽谈会,希望他们的产品在苏联打开市场。 90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形势严峻,各业发展停滞不前,工业机械进口更是逐月锐减。为了保住苏联这个东芝的出口市场,东芝高层绞尽脑汁。酒会上,苏联官员喝着红酒,抽着雪茄,就是不奔主题,顾左右而言他。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苏联官员走了东芝商务代表跟前,悄悄用日语说,听说你们可以生产大型船舶推进器的工作母机,而且还是电脑能够操纵的机械?如果你们有诚意,我能帮你们促成。

只要这笔生意成交,以后贵公司的所有产品,在苏联畅通无阻。 这个苏联官员的真实身份是克格勃特工,克格勃成员不在政府任职,可是克格勃一句话跟圣旨差不多。对苏联的全部外贸合同他有生杀大权。面对着巨额的商业利益,一周后,东芝产品总部的技术高管带着苏联人梦寐以求的有关技术图纸和数据飞往苏联。 交易异常顺利,平时反复往死里砍价的苏联人对日本人的开价竟然一反常态交易以8.7折成交。

日方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4部工作母机竟然跟金子一样值钱,卖到3了5亿日元!可是,苏联人不是冤大头,真正高兴得要蹦起来的是苏联人。35亿日元不过2000万美元,却让苏联的潜艇技术获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而东芝公司的高层也为跟苏联人的这场神不知鬼不觉的交易而暗自窃喜。 可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东芝集团高管在1985年12月的一场公司年会上对公司一年中业绩不佳的几名高层主管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

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次批评却让东芝公司当年跟苏联人的交易彻底曝光,差点葬送了这个百年老店。 年会结束后,会上受到批评的一个高管向公司递交了辞呈。与此同时,一封东芝向苏联出口高级机床的揭发信也寄往“巴黎统筹委员会”。1987年,美国和有关方面经过周密调查,确认东芝公司曾违规向苏联出口车床,铁证如山。

调查结果公布后,北约方面一片哗然:东芝公司成为西方国家众矢之的,为千夫所指。 美国全国更是群情激愤,参众两院一致决定对日本东芝这个知法犯法、见利忘义的叛徒实施严厉制裁。   东芝事件让各界对日本的不满情绪在美国迅速蔓延,美国各界对东芝的声讨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怒不可遏高举铁锤砸向东芝产品。

   美国国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一揽子制裁东芝公司的议案。 议案包括:对东芝公司处以巨额罚款150亿美元,对所有东芝集团进口美国的产品加征一倍的关税冻结东芝集团产品对美国的进口期限5年。   日本全国也是舆论汹涌指向东芝集团的叛国行为,日本政府出于国内外压力对此迅速做出了反应,东京警视厅以涉嫌违反《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对东芝机械公司提出诉讼。

  1987年5月15日,东芝机械公司社长饭村和雄宣布辞职。没多久,东芝董事长佐波正一和总经理杉一郎也引咎辞职。 5月27日,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被日本警视厅逮捕,并受到指控,分别获刑10个月和一年。 东芝公司因为东芝苏联走事件花费1亿多日元在全美各大报刊整整版道歉广告。

  面对美国暴怒的制裁大棒,东芝不遗余力,积极应对。东芝为走私事件在美国各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游说。为此花去的费用几乎达到了一亿美元。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由于东芝危机公关和游说非常成功,也由于东芝方面道歉态度诚恳,美国国会对东芝没有一棍子打死。1988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对东芝的制裁法案,制裁范围由东芝集团缩小为东芝机械,禁止进口的期限所短为三年。

为什么苏联要花天价买东芝的精密机床?曾经的“东芝事件”是怎么回事?

这起“东芝事件”确实存在,但是媒体对其进行了过分夸张和意淫,苏联人并不是造不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东芝机床对苏联潜艇的助力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而美国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倒是更令人寻味。事件概况事件过程我只讲个大概,想了解详情的可以去网上搜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80年,苏联正在研制几种新式潜艇,但是却缺乏加工七叶片螺旋桨的精密数控机床,而当时日本东芝公司又正在大力开拓苏联市场,于是双方在一次酒会上一拍即合,最后达成了以35亿日元的高价卖给苏联人四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交易。

但是受制于巴统条约的限制,这种精密设备是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于是日本又找到了挪威,他们先是将这批货出口给挪威,然后又秘密转手给了苏联,成功避开了巴统委员会的监督。而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北约各国海军通过声呐分析,苏联潜艇的噪音水平明显下降,很可能是获得了什么先进加工技术,但是却又苦于找不到来源地,直到1985年底,当时参与这一事件的日本人熊谷独因为劳务纠纷举报了自己的老东家东芝公司,美国人才知道原来是东芝公司非法出口的机床让苏联潜艇的降噪水平有了巨大提高。

美国人对此当然了义愤填膺,各种声讨。在美国人的巨大压力下,日本首相曾根康弘亲自道歉,逮捕了所有参与者,还花费1亿日元在美国各大报纸刊登忏悔书,就差跪下来求饶了,可是美国人依然毫不留情的对东芝公司实施了制裁。而挪威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仅心惊胆颤的向美国保证,以后再也不敢干这种事了,还把涉事的康士堡公司莫斯科办事处关了,和东欧的各项贸易也全部停止,最后为了表达决心,还驱逐了苏联的外交官和贸易代表,自此东芝事件才算告一段落。

苏联真的造不出可用的机床?东芝机床对苏联潜艇真有这么大用处?1、苏联在在1970年就已经制造出了СФП13数控五坐标轴机床,加工直径达到了1700毫米,主要用于火箭壳体、大型运输机轰炸机机身、宇宙空间站部件的加工,也可以加工比较复杂的球面体零件。而到了1987年,苏联更是制造了СМА381型数控六坐标轴机床,可加工零件直径达到了3000毫米,这个技术标准已经比东芝公司的五轴数控机床要高很多了。

2、除了高精度的螺旋桨外,潜艇减噪还包括外敷隔音瓦、动力系统加减震基座和隔音罩,这些大部分都是苏联潜艇首创的。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就是高度流畅的流线体外形,这就得益于苏联高度发达的潜艇钢和世界领先的钛合金冶炼、焊接技术,如果将苏联潜艇的静音效果全部归于东芝机床,显然是不合适也是不科学的。(苏联钛合金流线体潜艇“阿库拉”级,你说它靠的就是螺旋桨?)3、唯一的解释就是当时日本的数控机床在精度上确实比同种类的苏联机床要高,苏联人并不是没有可用的机床产品,而是使用日本产品会更好一些,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而东芝数控机床对于苏联潜艇的降噪也并没有报道的那么夸张,很可能是媒体杜撰甚至美国人刻意而为的。

美国人借此同时打击了苏联和日本此次事件后,巴统委员会更加巩固,苏联和西方的技术交流变得愈发困难,没过几年就轰然垮台了,而日本也于“东芝事件”败露的当年在美国的忽悠下签订了广场协议,然后就陷入了20年的经济停滞状态,美国人一石二鸟,一次性干掉了自己在军事和经济上的两大对手,不可谓不高明,而东芝事件之所以被传的神乎其神,美国媒体的推波助澜是主要原因,其后的司马昭之心,还需要多做解释吗?。


文章TAG:什么是东芝事件  东芝事件说明了什么  什么  是东  东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