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德军在二战中没有开发出与“喀秋莎”同类型的火箭炮?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此问题的提法本身就不正确,在战前和二战期间,德国开发并装备了一系列火箭炮武器系统,同时也对苏式“喀秋莎”火箭炮进行了仿制,论型号并不比苏联少,性能也不算差,只是因为“喀秋莎”的名气太大,令德国火箭炮显得黯然无名,其实德国版“喀秋莎”也是很有特色的。苏制BM-13“喀秋莎”火箭炮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火箭炮。

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军就已经秘密展开火箭弹及其发射装置的研究,确定了两种规格的火箭弹:一种弹头直径15厘米,另一种弹头直径为28/32厘米,第一款量产型火箭炮于1940年列装,并不比苏联的“喀秋莎”晚多少,(苏联火箭炮系统问世于1938年底,大规模生产则是在1941年之后)。德军在研发火箭炮时使用了Nebelwerfer(烟雾释放器或烟雾迫击炮)的隐匿名称,令外界误认为这种武器是用于发射烟雾弹、制造烟幕的,以规避西方的武器监控,后来大多数德制火箭炮都沿用了这一型号名称,而且火箭炮最初的确装备在德军的烟雾释放部队中,用于发射烟雾弹,此外还有一个更隐秘更恐怖的任务角色:发射化学火箭弹,进行毒气战。

不过,在后来的战争中,火箭炮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发射高爆火箭弹,为前线部队提供压制火力。陈列于博物馆中的德军15厘米火箭弹(上)和28厘米火箭弹(下)。不过,火箭炮问世之初并未受到德军炮兵部队的欢迎,因为其散布过大,精度远不及传统火炮,因此装备数量和规模都不大,但是这种情况于1942年发生了转变,其原因有二:首先,战时德国火炮制造产能不足,难以生产足够数量的传统火炮提供给部队,而结构简单,造价相对低廉,能够迅速制造的火箭炮就成为炮兵部队的重要补充火力;其次,苏联“喀秋莎”火箭炮造成的巨大震撼促使德军开始大量装备火箭炮。

在二战时期,德军研发的火箭炮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号:15 cm Nebelwerfer 4115cm Nebelwerfer 41型火箭炮是德军的主力火箭炮,设计于30年代末,1940年列装部队,采用六联装发射管设计,口径为158毫米,其轮式炮架基于37毫米Pak36型反坦克炮的炮架设计,牵引机动,火炮空重510公斤,全重770公斤,发射重31.8公斤的榴弹,最大射程6900米,其单价为3350帝国马克,相比之下105毫米leFH 18型榴弹炮的单价为16400帝国马克,到1945年时,Nebelwerfer 41总共制造了5769门。

28/32 cm Nebelwerfer 4128/32 cm Nebelwerfer 41型火箭炮是比15cm火箭炮更重型的火箭弹发射装置,于1941年列装,该炮并未采用身管设计,而是使用六联装框架式发射架,同样安装在双轮炮架上,牵引机动,空重1130公斤,全重1600~1630公斤,发射的火箭弹重量为79~82公斤,射程为1925~2200米,制造了345门。

值得一提的是,该型火箭炮使用的重型火箭弹可以使用木制或金属制发射架以单发或多联形式发射,只需依托简易阵地和电发火装置就可完成射击,使用非常灵活,常作为一线应急支援火力。采用简易发射架进行射击的重型火箭弹。21 cm Nebelwerfer 4221 cm Nebelwerfer 42型火箭炮是一款与15cm Nebelwerfer 41型类似的五联装火箭炮,同样采用Pak36型反坦克炮的炮架,牵引机动,于1942年列装,值得一提的是其配用的210毫米火箭弹带有环绕轴线的斜向喷嘴,发射后具有自旋稳定能力,有助于提高精度。

21 cm Nebelwerfer 42的空重为550公斤,全重1100公斤,发射的火箭弹重量为112.6公斤,最大射程7850米,制造了2626门。该型火箭炮可在发射管内加装导轨,也能发射15厘米火箭弹。此外,21厘米火箭弹也被德国空军改装为机载火箭弹,用于攻击盟军重型轰炸机。30 cm Nebelwerfer 4230 cm Nebelwerfer 42型火箭炮是与28/32 cm Nebelwerfer 41型相似的六联框架式牵引火箭炮,其炮架与28/32 cm Nebelwerfer 41相同,于1943年列装,其发射的30厘米火箭弹具有自旋稳定能力,空重为1100公斤,全重1860公斤,发射火箭弹重量为127公斤,最大射程4550米,制造了954门。

30 cm Raketenwerfer 5630 cm Raketenwerfer 56型火箭炮与30 cm Nebelwerfer 42型相似,同为六联框架式牵引火箭炮,两者弹药通用,主要区别是30 cm Raketenwerfer 56型的炮架源自50毫米Pak 38型反坦克炮,此外加装导轨时可以发射15厘米火箭弹。

其空重为1004公斤,全重1735公斤,弹药性能与30 cm Nebelwerfer 42型相同,于1944年列装,制造了694门。Wurfrahmen 40Wurfrahmen 40是德军在战争期间最早研发的自行火箭炮,即在机动车辆底盘上加装框架式火箭弹发射架,最常见的底盘是 SdKfz 251半履带装甲车,在车体两侧倾斜安装6个发射架,每侧六个,可以发射30厘米、28厘米、32厘米口径的重型火箭弹,主要为装甲部队提供伴随支援火力。

除了SdKfz 251,德军还使用过缴获车辆底盘改装火箭炮,比如法制雷诺装甲运输车,法制H35坦克以及美制M3半履带装甲车等。Wurfrahmen 40于1940年底问世,广泛运用于各条战线,获得了好评,被称为“行走的斯图卡”或“咆哮的母牛”,具体改装数量不详。15 cm Panzerwerfer 4215 cm Panzerwerfer 42是德军在1942年研发的自行火箭炮,将15 cm Nebelwerfer 41型火箭炮安装在机动车辆底盘上,以提高战场机动性,于1943年列装。

15 cm Panzerwerfer 42主要采用两种车辆底盘,一种是Sd.Kfz 4型半履带卡车,一种是重型半履带牵引车,以前者居多,改装时在车体上增加装甲,提高防御力。Panzerwerfer 42采用10联装发射管,分为上下两排平行布置,携弹量20发,可以进行两次齐射,在使用Sd.Kfz 4底盘时,全车重量7.1吨,装甲厚度6~14.5毫米,装备1挺机枪,行驶速度40公里/小时,制造了约300辆。

Panzerwerfer 42于1943年初投入实战,,虽然精度不佳,却能造成相当的心理震撼,被盟军士兵成为“呻吟的明妮”。8 cm Raketen-Vielfachwerfer8 cm Raketen-Vielfachwerfer型火箭炮即德国仿制版“喀秋莎”,有趣的是这款武器是由武装党卫军绕过国防军私下开发的。

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中见识了苏制火箭炮的威力后,德军中就有加以仿制的呼声,但德国陆军因为资源紧张,而且已经装备自有型号火箭炮,对此并不热心,倒是武装党卫军利用政治特权争取资源,自行推进仿制计划,开发了该型火箭炮。8 cm Raketen-Vielfachwerfer于1943年列装,采用苏式火箭发射导轨,有24条导轨和48条导轨两种形式,可以发射德国仿制的78毫米火箭弹,也可以发射缴获的苏制82毫米火箭弹,在使用德制弹药时射程为5300米,使用苏制弹药时为5900米,使用的车辆底盘为缴获的法制S307(f) 半履带牵引车,也可以安装在Sd.Kfz 4型半履带卡车底盘上,改装了约300辆。


文章TAG:标致307怎么样  dostyle  sd307怎么样  标致  标致307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