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虫、鸟、兽都能冻死,而有些细菌却冻不死?

万事无绝对,多细胞生物冰冻也未必会死亡,俄罗斯科学家曾成功“复活”几条4.2万年前就被冻在冻土层中的蠕虫;而一些细菌之所以冻不死,是由于体内可以产生特殊的蛋白。多细胞生物体更容易被冻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低温造成细胞内酶活性的降低;二是液体成分结晶带来的组织细胞的伤害。多细胞生物构造比较复杂,生命的维持是靠基因特异性表达产生的各种组织功能的互联互通实现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生命的丧失。

距离体表不同位置、不同的组织器官对寒冷的抵抗能力都不一样,而低温会导致组织细胞中的酶的活性降低,任何一种组织中的酶失效都可能会导致全身问题。而且多细胞动物有流动在体内空腔中的液体,虽然液体含有一些盐,能使液体的冰点降低一些,但是总还是会结晶的,在结晶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过低,多细胞生物体的功能就已经不能发挥了,而且液体结晶会伸出锋利的边边角角,细胞膜为脂质在低温下也会硬化,多种因素导致细胞受损,导致多细胞生物的死亡。

这也是现代器官移植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器官组织在低温下也会逐渐损坏,移植的时间窗口一般也就几小时内。不过多细胞生物也不绝对会被冻死,除了文首说的蠕虫的复苏,自然界有很多动物有冬眠的习惯,能够在体温降到1-9℃的时候依然存活,也有一些两栖类动物经过极低温环境的冰冻,虽然身体机能也大幅度下降,靠分解体内的棕色脂肪进入低活动状态,仍能复苏。

最被人所知的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大概是水熊虫,这种体积较小的多细胞生物可以通过减少体内水分含量等方式度过危机,能够在零下一百多度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而细菌中的很多也不能抵御低温,在低温下酶类活性会降低,低温也会带来液体结晶和细胞膜的硬化,也可能死亡,也缺乏营养物来源,在低温下是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的,一些需要靠含水量更低的孢子化度过寒冷。

嗜冷微生物的细胞膜构造在低温状态下避免硬化,体内产生特殊的蛋白使液体保持液态,由于生活环境中缺乏其他生物,嗜冷菌很多具有光合作用的藻类等单细胞植物,或者化学自养菌,异养以及形成强健的、多样性的种群。大多数嗜冷生物属于细菌或古菌,它们在微生物谱系中也分布广泛,在海底的低温水体中、距离地表20公里的高空大气中、冰川的冰层中等都有分布。


文章TAG:鱼为什么冻不死  低温为什么冻不死  为什么  什么  不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