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物质满足,自我价值实现才是分发拼搏的源动力。二、狼性文化并不是末位淘汰,盲目的绩效导向只会导致企业创造性和人性的缺失。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和贡献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短期的业绩并不是精准衡量员工价值的手段。就像史玉柱提及,“上次我们去Supercell,给我们演示游戏的小伙不到30岁,当时演示的游戏是2个人用2个半月做出来的,现在这游戏全球排第一。

”但Supercell的团队就是当年在诺基亚做贪吃蛇的原班人马。这部分人在诺基亚后期没有发挥作用,是不是就应该定位为兔子。同一个员工,在不同的工作环境真的会发挥不同的价值。一种企业,让员工每天都提心吊胆考虑本月的业绩,各个团队之间只有利益合作,上级对下级完全按照绩效结果去评判。试问还有哪个员工能够踏下心来,去做短期难见效益但对长期发展有利的项目。

公司对员工没有一丝包容,这种对人性的荒漠,最终会使每个员工都会变成一部机器,没有思想,只有工资的利益作为工作动力。但另一种企业,每个人都是这个事业不可缺少的一环,信任、放权、无为而治。一个公司的创造力,就是公司员工的创造力。如果工作能成为生活,轻松的工作环境就会成为创意的孵化器,也就会造就无穷的创造力。

狼之所以能活下去,因为有三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意识。狼性文化只是企业精神的一种形象概括。如果断章取义,仅仅看到绩效导向、末位淘汰,那只会与成功渐行渐远。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比技术积累更加漫长的过程,更为复杂的系统。企业要想发展,还要是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保持初心,以人性和正确的管理方式,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企业一直在提倡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什么?

什么样才叫做狼性文化的企业

所谓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企业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创举,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狼性地“残”用在工作中,便是指对待工作中的困难要一个个地、毫不留情地把它们克服掉、消灭掉;狼性文化的“野”,便指这种在工作中、事业开拓中不要命的拼搏精神;狼性文化中的“暴”则是指在工作的逆境中,要粗暴地对待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能对难关仁慈。

“狼性文化”之所以能流行起来,无非是基于狼的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敏锐的嗅觉,在目前动态竞争的市场上不管是对于消费者的敏锐感或是对于竞争对手的敏锐感显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这正好与我们一直在说的亮剑精神紧密联结在一起;第三,狼是一种强调内部团结的动物,在自然界中经常可以看到,狼无论在猎食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是集体行动的。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狼性  文化  企业家  眼中  企业  不同企业家眼中的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都有哪些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