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问为什么?为什么鹅厂游戏开发这块被EA吊着打?首先鹅厂用人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个根本不用“猜”,板上钉钉的事情不是么?《斗战神》原来那个制作组口碑不是还不错么?鹅厂直接就给人家换了,现在《斗战神》半死不活也是事实吧?再看电子竞技方面,LPL的老观众应该都认识“金亦波”这个人吧?破事一大堆还不是一直往上爬,现在还成了腾竞的高层,刚结束的LPL春季赛,人气较低的JDG战队夺冠了,然后颁奖的时候他是什么恶心人的表情,哦,对了,人家队伍里面俩韩援最后采访的时候也没翻译跟上去,这其实也无所谓,俩韩援中文也不错,然而导播在后台一直催主持人快点,于是俩韩援夺冠之后一句话都没说……哦,我个人眼里还有更窒息的操作,之前有一次KPL的决赛场地我记得是选在了室外,然后那个现场布置得就跟办白事一样……或许这就是大厂的办事能力吧。

其次,缺乏学术支撑。游戏开发相关的学术研究在海外已经非常发达了,比如Henry Jenkins在2000年初就出版了《From Barbie to Mortal Kombat》这本书来探讨电子游戏对女性成长所造成的影响,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都已经开始和游戏设计进行有机结合,然而国内目前还完全没有看到这种正儿八经学术化研究的苗头,所以鹅厂打不过EA实属正常。

最后,性价比问题。假设说鹅厂投入的经济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所有员工投入的精力成本很少,却又可以得到超高的回报,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去做高投入,产出具有风险性的事情呢?就像是同样得5分的题,你是选择做10以内加减法还是愿意做有机推断呢?比如《圣歌》这样的项目就属于“高成本低回报,还可能砸口碑”的例子,鹅厂就守着《王者荣耀》,《欢乐斗地主》这种利润率极高的项目不行么?同样是试水试错的作品,《圣歌》崩了要亏多少?《灵山奇缘》关服大吉了亏多少?所以显而易见,鹅厂没必要做些冒险的动作。

三国是中国历史,为什么《全面战争:三国》游戏是国外开发的,你怎么看?

三国是中国历史,为什么《全面战争:三国》游戏是国外开发的,你怎么看

谢邀。一直看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玩家觉得有点“恨铁不成钢”,毕竟《全面战争:三国》即便是历史顾问,都选的是外国的历史专家。不过枫叔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负责这款游戏的汉学家,不是普通人,其对中国三国时期的精通程度,肯定不是咱们平时看看三国演义就觉得懂了那种地步,甚至比普通中国民众要深入透彻的多。中国的研发团队,实际研发这种大型的游戏也是有底子的,但是和多数玩家猜测的没脑子,没创意关系不大,主要是中国游戏产业的现行结构,以及研发模式有关系。

我们在立项一款产品的时候,看公司规模大小,初创公司立项基本只有启动资金,那后期研发就得等着投资或者被收购,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没哪个团队敢冒险开发一些市面没有的操作方式或者内容,甚至同类产品也是挑大众化,有成功先例的,这导致很多游戏同质化严重,但是没办法,你做太新投资方更不敢给你投资。大型企业,有资金实力,是不是应该支持这种创新呢?你这样想是对的,但实际实施起来却很难。

比如在腾讯,网易这样的企业,你是一位新晋制作人,你可以提出口号,描绘预期,但是如果你要拿到上亿元开发个游戏,但你对自己的模式和未来没有把握的话,那你很容易输在自己的同僚项目中。一样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室,谁的项目更容易变现,资金就会向谁倾斜。另外,游戏的运营机制,收费模式,我国早早步入了免费时代,对于玩家来说就是能者多劳,有钱多贡献的方式。

而海外都是买断制,还支持限时退款,所以海外开发商都是力求做出来的游戏,不会让玩家不到20小时就有退货的打算,这样才能保障收益。但国产游戏就相反了,只要开发出来,把人吸引进来,不愁没有金主给里砸钱。所以,像《全面战争:三国》这样的游戏,你就算设定200元一份,要一万份才有200万的资金,对比高昂的开发经费,这个需要出售的份数达到数百万份才有利润,所以即便国内有人对三国很喜欢,但也不会另辟蹊径做市面没有的模式。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游戏  宙斯  阿尔  畅销  开发  《阿尔宙斯》是美国1月最畅销游戏  游戏哪些是美国开发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