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已经过时,现在应该叫做“信息诈骗”传统的电信诈骗更多的就是利用电话、手机通话等来进行一些不正当的行为,但在现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语音方式进行的诈骗行为已经不是主流了。根治电信诈骗,最核心的在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关于诈骗,特别是网络诈骗,最多的是刷单、贷款、投资(也就是杀猪盘)、冒充客服等,这四类诈骗占诈骗总数的75%。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近日,山东菏泽警方破获一起假冒清朝格格特大诈骗案。男子潘某某伙同40岁女子梁某假称自己是清朝格格,拥有清朝国库的开库权,诈骗受害人聂女士360万元。骗子告诉聂女士,投资后一周内能得到3600万元的高额回报,过了春节就会再返还3.6亿元。看到这样的新闻,只能呵呵了,这事真不能怪骗子,如此低劣的手法,如此不真实的谎言,竟使聂女士上了套,聂同志这智商,我都怀疑她怎么赚的这360万块钱。

上当受骗的案例形形色色,但受骗的实质却有着惊人的一致,“轻信、贪利”是所有受骗者受骗的最直接原因,阅历浅、缺乏相应教育又是造成轻信和贪利的直接原因。骗子和被骗者两种基本社会角色,演绎了形形色色的骗与被骗、防骗与再被骗的不同原生态,骗钱骗色、骗名骗利,各有花招。像前几天审判的徐玉玉电信诈骗案,这类诈骗案件得用人们的大喜、大悲、恐慌、恐惧心理,这些时候是人的心理最脆弱的时候,判断往往缺少理性。

所以骗局往往以刺激性信息为前站,先让大家迅速产生激烈情绪,紧接着以其它的身份获得受骗者信任,使受害人失去警惕意识和反抗意识。这种诈骗的手法,其实也是利用了人们的轻信心理。从认知和心理缺陷来认识谎言如何对普通人产生影响,我们需要通过学校的人文教育和社会宣传来提高民众的理性思考水平,这样的启蒙教育很能帮助了解欺骗的运作机制,也能看到自己易于上当受骗的心理弱点。

现在的你遇到了哪些奇葩的电信诈骗?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现在的你遇到了哪些奇葩的电信诈骗?2014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地60岁农民章登科,到镇上学校去接孙子回家,到了学校还没有下课,突然手响了起来。他接听电话,对方告诉他,去年在购买家电时,家电公司为了让顾户收益,在众多客户中抽奖,你中了一等奖,奖金9.8万元。章老汉去年家里去年是买过电视机,对这次中奖深信不疑。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诈骗  电信  查补  一证通  短板  电信诈骗下的运营商有哪些改进  一证通查补上电信诈骗防范短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