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商家的支配现在外卖在餐饮业的支配效应是越来越强。从产业规模来说,外卖产业一直保持着年均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2019年,外卖收入达到了6536亿元。而同年我们的餐饮行业总收入是4.7万亿元,外卖收入占比达到了14%。2020年由于餐饮行业遭到疫情重创,全年只有3.95万亿元的收入,同比下降16.6%。

而外卖行业则受疫情影响不大,我们假设去年外卖收入仍然保持30%的增速,那么至少也是8500亿的收入,那么去年外卖占餐饮行业的收入比例就已经达到21%。所以在去年8月份,曾经就有媒体报道,外卖产业在餐饮行业中的占比将超过20%,跟我估算的结果也差不多。这还只是全国整体范围内的估算,在外卖更加普及的一二线城市里,估计外卖占餐饮行业的比例将更高。

这使得,大多数餐饮商家,都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入驻外卖平台,否则就会面临客流和收入锐减的局面。在外卖平台发展初期,外卖平台依靠野蛮的补贴烧钱大战,来迅速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而在这个时期,外卖对商家的抽佣是很低的,而初步尝到甜头的商家,也对外卖平台是完全不设防的。但其实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商家基于初期的甜头纷纷入驻外卖平台后,就必然导致大量线下客流往线上转移。

这使得商家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外卖平台,而最后就变成商家的生死予夺就全部由外卖平台决定。外卖平台如果给你推量,你就有很多客流量,外卖平台如果给你“限流”,你就没有什么客流量。这实际上,也是商家整体的“作茧自缚”。其实假如没有外卖平台的多重剥削的话,大多数商家的客流量是来自于线下,而非线上。在客流量来自于线下的情况下,商家的客流量则取决于店铺的位置、地段等因素,大体上是不需要看别人脸色的。

但正因为商家基于补贴的甜头,大量入驻外卖平台后,反而使得宝贵的客流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就好比这些商家就像是等着上钩的鱼,被一些补贴当诱饵钓起来后,是被红烧、还是清蒸,就完全是平台说的算。在外卖平台已经形成联合垄断的情况下,商家就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由于大量客流量已经完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情况下,商家必然是要选择一家外卖平台入驻,至于是入驻美团,还是饿了么,其实区别不大,因为都是要被抽佣的。

现在普遍外卖平台都会对商家进行抽佣,抽佣比例基本都是20%附近,这对商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当初为了一些补贴的甜头,商家们无比热衷于入驻外卖平台,但在外卖平台完成垄断后,就马上对商家进行抽佣,最终就沦为商家给平台集体打工的局面。在这个过程里,实际上外卖平台扮演着以前“房地产”的角色。以前商家的客流量好坏是取决于店铺的地段位置好坏,而店铺的地段位置好坏,则会直观体现在租金的高低上。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王兴  美团  功臣  创业  身边  美团都有哪些人  这段创业经历中王兴身边都有哪些功臣  
下一篇